挖掘课本练习信息 掌握化学平衡知识

时间:2022-09-27 11:48:36

挖掘课本练习信息 掌握化学平衡知识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36页有这么一道练习题,题目是:在425℃时,在1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H2+I22HI达到平衡,分别说明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含义,由图中的事实可以说明化学平衡具有哪些特征。

对于这道练习题,有些老师并没有太在意,更不会引导学生去思考,觉得这道题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所以一跳而过。实际上老师若能充分挖掘这道练习题的信息,它是一道有关化学平衡图像计算及等效平衡学习的很好的例题。对于这道题,本人进行了如下处理,设计了如下问题:

1.要正确的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需要知道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计量数。

2.反应物、生成物在反应过程中的量(包括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量逐渐减小,生成物的量逐渐增大。

3.化学方程式计量数的确定有几种方法?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有三种方法,①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速率比;②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③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用哪种方法确定各物质的计量数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4.撇开该题目所给的题干条件,直接根据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与时间t的关系示意图所给的信息,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学生思考讨论计算后写出:(1)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I22HI;(2)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IH2+I2。

5.根据示意图分别在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中写出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

(1)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如下:

H2+I22HI

起始(mol/L)1.00 1.00 0.00

平衡(mol/L)0.21 0.21 1.58

(2)示意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对应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时的浓度如下:

2HI H2+I2

起始(mol/L)2.00 0.00 0.00

平衡(mol/L)1.58 0.21 0.21

6.观察反应(1)和反应(2)平衡时相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反应(1)和反应(2)平衡时相同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说明两个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

7.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如果要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对反应物的用量有何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只要把起始时反应物的用量用极限法转化为同种物质的用量,同种物质的用量相同,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

8.趁热打铁,让学生做如下等效平衡题,并总结出完全等效平衡的规律。练习: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g),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mol/L的是( )。

A.4molA+2molB

B.3molC+1molD

C.1.8molA+0.8molB+0.3molC+0.1molD

D.1.6molA+0.8molB+0.6molC+0.2molD

学生经过练习思考后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可逆反应,不管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或从正、逆反应两个方向同时开始,只要反应物用量相当(即把起始时反应物的用量用极限法转化为同种物质的用量时,同种物质的用量相同),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是同一个平衡状态且完全等效。

经过这样阶梯式的问题设计,让学生难以理解的完全等效平衡就被学生轻松地掌握了。

上一篇:充分发挥实验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下一篇:化学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