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促德智

时间:2022-09-27 09:23:19

摘要:当前教育中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热潮下,出现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学习成绩、学习习惯都难以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吻合。厌学、逃学、体质差、意志薄弱甚至触犯刑法之事也时常见诸报道。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认为用体育促进德育、智育的发展,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 德育 智育 发展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体育运动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者,寓德之所,载智之车也。”用哲学观点阐明了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在二十世纪后期,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自己的一次演讲中指出,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是以智害德,以智害体。培根在《论体育》的小短文中指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会促进不同部位的发育,有利于活动者神经系统的发育。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判断。

除了上述的理论观点外,在现实中还有两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一是我国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德育考试分数也很高,但德育行为却比较差,德育习惯就更谈不上了。所以就有了清华大学的大学生把硫酸泼到熊的身上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以及株洲市政府让全市的环卫工人罢工两天以提醒全体公民注重环境保护的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德育教育的不足之处。二是西方的教育体系似乎没有体系完整、要求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却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

为什么会在实践中形成如此大的反差?

笔者的愚见是体育活动。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各个社区都有名目繁多的体育组织。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或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这些集体参与的体育活动中,他们在无形中养成了个体的、集体的行为规范,培养了迎着困难上,勇于挑战的精神,以及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意志。体育对道德习惯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对知识学习提供了体力保证和意志磨炼。

在九十年代,学校兴起了学习魏书生的热闹,我认真拜读了魏书生的著作,以及其他人的研究魏书生的文章。魏书生的著作朴实、真挚,充满着辩证的思想和思辨的乐趣。研究魏书生的文章条分缕析,一二三四挺系统挺理论,但也很吓人!读魏的著作让人如沐春风,如饮醇茶。读研究魏的文章,则味同嚼焙,如对鸡肋。魏书生的文章是来自实践,而研究者的文章则来自理论。他们注重从理论上去完善,而没有结合实践去分析魏书生是如何教学育人的!

故此,在所有研究魏书生的文章中,都忽视了这样一点,魏书生在科学、民主两大原则的指导下非常注重体育锻炼。他的学生,俯卧撑可以做到100个,每天跑步的距离可以达到5000米。请所有的研究者设想一下,一个每天坚持跑5000米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他在学习中的态度会是什么?他面对困难会如何行动?……我认为这是魏书生教育成功的密诀!也是西方教育制度没有刻意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却使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公德习惯的诀窍。

鉴于我校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每天早上7点左右到校,晚上6点多离校,一天在校的时间长达11个小时。如果再计算一下学生在路上化费的时间,则长达12个小时。而体育锻炼的时间又有多长呢?除了每周两节体育课和每天的课间操外,可以说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系统的计划的锻炼活动。我班学生从进入初中以后就开始了下午的跑步活动,期间时断时续。自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过后,我们开始了不间断的体育锻炼,取得了显著的变化。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自觉地跑六圈左右。绝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地跑步,学生的体质和自觉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在锻炼的时候偷偷溜进旁边的厕所里,然后在锻炼即将结束时再出现在跑道上。但就整体而言,学生是进步了,在他们参加的第二次冬季长跑时,名次提高了两名,列全校第四、与第二、三名相差无几。完全可以通过锻炼去消灭这个差距。

如果说每天的跑步,培养了学生自觉、顽强的品质;那么,体育竞赛则让同学们品尝到了宽容、理解和尊重。在利用星期五班会时间,我班与兄弟班举行过多次篮球比赛,学生技高一筹,无败有胜。但在十一月份举行的一场比赛中,我班两名篮球主力队员因严重违犯班规班纪,遭到了禁赛的处理。结果比赛时场上场下的气氛很不正常,兼之天气已晚,暮色四合。场上裁判难免发生错判漏判之事,参赛双方队员的火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我班一名队员摔倒骨折结束了这场参赛双方火气十足,火星不时进发的比赛。事后,我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我们输在什么地方?斗志、技战术、人员组织上……第二、什么是体育精神?比赛顺利时,一好百好;比赛失利时,一败再败。第三、尤其不应该发生的事是我们场下一个同学喊“漏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难道我们的胜利必须建立在对方的失误和无能上吗?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如果我们的对手一直是这样的软弱,我们本身又能有什么进步呢?而且,只能赢,不能输,是没有体育精神的表现。我们以后也不用参加任何一场比赛。

事后,同学们经过认真反思,认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主动要求和另外一个实力强大,口出狂言的球队比赛,表现了不畏强手的精神。可惜,因为天气的原因,没有实现。但学生毕竟从失败中得出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有春夏秋冬,地有江河湖海。人生自然也是顺逆交织,如果只能适应顺境,而不能在逆境中奋起,则只能如巴尔扎克所言:“苦难对于弱者而言,只能是地狱。”我们要培养的人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而非在地狱里啼哭的弱者。我们应博采东西方教育的长处,铸一家之利剑,做到以体促德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中国公民,世界公民!

上一篇:营造地理学习的超大课堂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