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时间:2022-09-27 09:08:45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对辽宁省各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建立了外商直接投资与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地区的作用又具有显著差别。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成果显著。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入,一方面改变了投资结构,直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收入水平,改变消费结构,间接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对辽宁省1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做出了实证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三大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数据描述及方法介绍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体现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各个产业构成的贡献。本文模型选取的因变量是产业结构变量。产业结构变量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组织结构情况。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有许多评价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采用三大产业结构比例指标来衡量辽宁省14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用各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来衡量产业结构变化,分别用符号G1、G2、G3表示,作为被解释变量。模型的自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变量,本文采用各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额作为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辽宁省2007—2010年1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共56个样本点,数据来源于2008—2011年辽宁省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方法介绍

本文在对建立的Panel Data模型进行估计时,使用的样本数据包含了截面、时期、变量3个方向上的信息。建立Panel Data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检验被解释变量的参数是否对所有截面都是一样的,即检验样本数据符合哪种模型形式: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从而避免模型设定的偏差,改进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并使用协方差分析检验。

本文主要考虑变截距不变斜率模型,该模型允许存在个体影响,并用截距项的差别来说明,随机误差项反映被忽略的随个体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确定模型形式后,判断这一形式属于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需要通过Hausman检验来判定。

为了消除可能的异方差,我们对所有变量的数据都进行了对数处理,分别记为LnFDI、LnG1、 LnG2和LnG3,这样估计出来的系数就是有关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变量的弹性影响。运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14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大小,以此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其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根据以上分析,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其中和为待估计回归系数,为随机误差项。本文的期望显著为正,如果为正,就表示辽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和积极的作用;如果为负,则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积极作用,甚至出现消极的作用。

三、对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描述性分析

为了对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更好的认识,我们先对2007年到2010年辽宁省各地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分析,对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2007年到2010年辽宁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图1 2007-2010年辽宁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数额 单位:万美元

图1显示,辽宁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有较大差异。具体来看,沈阳和大连作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明显强于其它地区,沈阳市四年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54亿美元,平均额为39亿美元,是全省平均额的7倍;大连市四年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107亿美元,平均额为27亿美元,是全省平均值的4.8倍;与此同时,剩余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则明显小于沈阳和大连,阜新、葫芦岛、朝阳排名位居全省最后三位,三个地区四年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分别为1亿美元、1.1亿美元、1.2亿美元,平均额分别为0.27亿美元、0.28亿美元、0.3亿美元,分别为全省平均值的4.9%、5.1%和5.5%。

总体来看,辽宁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逐年增多。辽宁省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由2007年的36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0亿美元,年均增长35%;就各地区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的地区有朝阳、鞍山、铁岭等地区,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70%、66%;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有沈阳、抚顺、本溪、葫芦岛,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32%、31%、21%。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的相关系数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三大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如对有些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而对别的产业的带动作用则并不显著,这与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我们分别计算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系数,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与不同产业的相关关系有较大差别。具体来看,辽宁省14地市中,外商直接投资与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大部分为负,说明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外商直接的推动,反而呈反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第二产业的相关关系大部分为正,说明了第二产业的发展明显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外商直接投资与第三产业的相关系数没有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说明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从各地区来看,锦州、朝阳、葫芦岛的第一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呈显著正向关系,说明了这三个地区的第一产业受到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影响较为显著;除葫芦岛、辽阳、鞍山外,辽宁省绝大部分地区的第二产业与外商直接投资呈显著正向关系,显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显著;鞍山、辽阳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呈显著正向关系,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第三产业受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作用显著,而沈阳、大连、抚顺、本溪、丹东、阜新、铁岭、朝阳等大部分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则呈显著负向关系,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对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带动作用,反而制约了辽宁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模型拟合及结果分析

为了对辽宁省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分别以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其GDP的比重的对数(LnG1、 LnG2和LnG3)为被解释变量,以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的对数(lnFDI)作为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为便于描述,以下简称第一产业模型、第二产业模型、第三产业模型)。表2、表3给出了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

注:回归方程结果由Eviews6.0给出;括号内为t统计量对应的P值。

(一)基于第一产业模型的分析

为分析第一产业结构,先建立第一产业模型。首先,对变截距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统计量所对应的 P值为0.0043,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表2、表3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显示,LnFDI变量前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从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其系数大小可知,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产值占GDP中的比重就下降0.071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流向辽宁省第一产业,而是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从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结果也可看出,辽宁省各地区模型的截距项存在差异。其中固定效应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是锦州、营口、葫芦岛,而固定效应最低的三个地区分别是盘锦、鞍山、辽阳。

(二)基于第二产业模型的分析

为分析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化,本文先建立第二产业模型。首先,我们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第二产业模型的Hausman 检验统计量是5.095540,P值为0.0240,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为了进一步确认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再对模型进行F统计量检验,结果F值为58.984190,P值为0.0000,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模型,因此本文最终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不变斜率模型。

表2、表3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显示,LnFDI变量前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其系数大小可知,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就上升0.02个百分点。

从表1看出固定效应模型中辽宁省各地区的变截距差异,说明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结构的固定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固定效应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盘锦、辽阳、铁岭,而固定效应最低的三个地区分别为丹东、沈阳、大连。

(三)基于第三产业模型的分析

为分析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化,先建立第三产业模型。首先进行Hausman检验,我们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第三产业模型的Hausman 检验统计量是4.475797,P值为0.03444,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为了进一步确认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再对模型进行F统计量检验,结果F值为162.891529,P值为0.0000,说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混合模型,因此本文最终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不变斜率模型。

表2、表3的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回归结果显示,LnFDI变量前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推动作用。从其系数大小可知,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中的比重就下降0.016个百分点。

从表2可以看出,固定效应模型中辽宁省各地区的变截距,说明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固定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固定效应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为沈阳、丹东、大连,而固定效应最低的三个地区分别为盘锦、辽阳、本溪。

参考文献:

[1]Gabor Hunya,“Restructuring through FDI in Romanian manufacturing”,Economic Systems,26.2002.

[2]De Mello.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Growth:A Selective Survey[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7.34(1):1-34.

[3]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 1999, (5)

[4]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

[5]王志乐.趋利避害,积极促进大型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J]].太平洋学报,1996,(3)

[6]宋泓,柴瑜.三资企业对我国工业结构效益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1)

[7]任爱莲.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纵横,2009(11)

[8]Lipsey, Robert E. Affiliates of U.S. and Japanese Multinationals in East Asian.2000

上一篇:医院薪酬体系的改革与思考 下一篇:美国专有权利与特许经营跨境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