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7 05:56:10

暗示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社会对于人才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职校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注的。在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人们发现暗示教育之于职校英语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介绍暗示教育原理的基础上指出实施暗示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职校英语教学 暗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94

1 职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社会对于人才英语的运用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加。在我们中职英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并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然而,笔者身处农村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不佳,学生又普遍认为“在职校学技术与英语无关”“不出国学什么英语”,因此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听不懂、看不懂、写不出、讲不出”学习动机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较差。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等现象,英语教学可以说是“费时低效”。

2 暗示教育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暗示教育重在挖掘学生个人学习潜力,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信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遵循下面三个重要原则。

2.1 要遵循快乐教学的原则

学生只有在放松、和谐的环境下,他们的精神才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积极性才会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2 要注意师生互助的原则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 “亦师亦友”,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尊重。教师教书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才可以进行更好地学习;学生学习的状态反馈了教师的教学的方法,老师需要学生的帮助才可以及时调整教法。

2.3 要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暗示来挖掘学生无意识的潜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不是采取措施强迫学生学习或做作业,而是采取多种暗示手段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念,从而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三个原则必须同时利用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倘若企图孤立地运用其中任一条都不能达到暗示的效果。

3 职校英语教学中实施暗示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环境暗示

环境暗示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和谐愉快的整体环境,在整体中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学习体系。

3.1.1 利用教室德育环境,感受英语无处不在

在班级德育环境布置时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环境塑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如在班级张贴英文版的班训“No pains,no gains”“Knowledge is power”等之类的格言或名人名言;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学生好的英语习作或是英语手抄报;英文版黑板报每期一个主题此外,这样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英语元素的班级里时时感受到英语的存在,学生便能自然地、不由自主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3.1.2 利用校内实训场所,注重场景教学的应用

场景教学是环境暗示法中的重要实施环节。“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情境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或者是借助简笔画、动作模仿等形式模拟场景,让学生在直观的场景中练习交流对话;或者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实训相结合,按照专业实训设计语言的运用场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景中用灵活有趣的方式学习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英语的日常用法。例如在数控专业教授购物这一单元时,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口语,又可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笔者先让学生熟悉数控专业的一些机械名称,然后要求学生做一个有关购买数控产品的英语对话,这样通过场景强化暗示刺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1.3 利用国内外重要节日,举行相关的主题活动

例如在庆圣诞活动中,先在班内进行布置,让学生置身于节日氛围中,学生扮演圣诞老人组织晚会,晚会上学生们唱英文歌、英语诗歌朗诵、讲英语小故事、表演小品等,即使基础差的同学也要求他们用英文说一句祝愿的话。这样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可以自主深入了解国内外的相关文化背景,在无意识中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在参加活动时,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有利于他们巩固相关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3.2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与环境暗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自我暗示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自我鼓励等,激发学习的信心。首先,要善于运用信息,形成条件反射。每天笔者让学生轮流在黑板上写一些励志的英语名言,这样让学生时时进行自我鼓励,不至于失去学习的动力;其次,要善于发现问题,促成自我暗示。笔者在教完一个单元或是每次检测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发现自我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鞭策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挖掘自身的无限潜力,更好地进行相关学习;最后,要善于自我鼓励,养成自觉行为。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做一件难事时心里要告诫自己“我最棒”“我能行”“我一定成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最终学生也会不断进步,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3 反向暗示

反向暗示相对正面启发而言,它是利用外界刺激物的暗示引起相反的反应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方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激将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意图和学生的期望,不是正面提出,而是有意地从相反的方向刺激学生,从而激起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要求和期望行事的愿望。这样借助反向刺激物的暗示,使学生产生相反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起到正面启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笔者有一个运用反向暗示的成功案例:一次英语小测后在讲评英语试卷时对一个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真想不到这次考试你进步这么块,你一定花了很多时间复习。是啊,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学生听完后一言不语,脸色通红,从此之后这个学生真的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取得了好成绩。笔者对通过作弊取得好成绩的同学没有简单粗暴地批评,而是循循善诱、心平气和的方式暗示考试作弊的危害,既巧妙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巧妙地教给了正确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起自信心。

上一篇:浅议恰当运用地图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浅谈医药广告道德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