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法

时间:2022-09-27 01:30:21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法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主体,其跨国交易中所面临的风险来自于外汇汇率的波动,因此。外汇风险控制成为跨国公司集团日常管理的关注重点。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集团外汇管理部门职责,外汇风险主要管理方法和工具,外汇管理主要侧重点等。

关键词:外汇风险;跨国公司;套期保值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65-02

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必须具备3个要素:第一,公司必须是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工商企业实体,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第二,公司必须在一个体系下进行经营,有共同的政策。能通过一个或几个政策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第三。该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其他实体实施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达到知识资源的分享和责任的共担。

出于利润、资源、市场和分散风险等因素的目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附属机构、子公司或同东道国共同创办合资企业等形式,以达到全球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和扩张。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经营管理中,除面对和国内投资同样的灾害风险外,还需要面对政治、汇率和信用等风险。其中,外汇风险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倍受跨国公司集团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跨国公司的交易网络往往跨越好几个国家和地区,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导致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国际销售会受到影响。公司的实际利润降低:另一方面,汇率的变动会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造成影响。跨国公司筹资、投资安排、生产、销售和利润分配等各环节都会受其影响,汇率变动成为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汇率风险一般分为换算风险、交易风险和经济风险。从跨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角度。交易风险是跨国公司内部资金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换算风险更多是从集团财务报表的角度出发,存在汇兑损益,从报表层面影响集团利润。从战略角度考虑,经济风险是跨国公司管理对未来经营决策做预测时所关注的对象。所谓的换算风险,主要是指因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变动对企业财务账户的影响。一般而言。企业的外币资产、负债、收益和支出等。都需要按照一定的会计准则将其换算成本国货币来标出,这种折算过程必然会暴露出货币汇率上的损益,一般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行归集。通常。跨国公司集团内合并财务报表会统一汇率的使用时点。以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一致性。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未预料的汇率变动导致企业未来的收益发生变化的风险。它包括了汇率变动对子公司的现金流动所造成的现期和潜在的影响及其在这些变化发生的会计期之外对整个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一般而言。跨国公司内部会参考来自合作银行专业团队的分析报告,以作为经营活动的预测依据。交易风险是指以外币计价或成交的交易。由于外币与本币的比值发生变化而引起亏损的风险,即在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中,因为交易过程中外汇汇率的变动而使实际支付的本币现金流变化产生的亏损。这类汇率风险主要是伴随着商品及劳务买卖的外汇交易而发生的,属于跨国公司日常经营所需控制的外汇风险。

在大型跨国集团内部,往往设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处理集团体系内日常的资金管理事务。集团母公司下属的各地区总部。也会设立相应的资金管理部门。以保证实施集团资金管理规定和统筹该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管理工作。资金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外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国家和地区外汇法规的学习和更新、外汇风险管理、集团外汇风险管理办法的实施、合作银行的选择和关系维护等。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其外汇风险管理策略也大不相同。但大多数跨国公司会采取积极的保值策略,选择适当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以保证跨国公司利润最大化。交易风险往往是跨国公司日常所关注的控制点,主要包括日常应收应付资金结算的风险管理、远期保值业务管理、外汇币种管理、产成品和原材料外汇管理等。

一、外汇货币管理

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通常会选择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如美元、欧元、港币等。这样既便于资金调拨使用,也有助于转移货币的国家风险,可以根据汇率变化的趋势,随时在外汇市场上兑换转移。例如,在中国市场进行的外汇进出口业务,一般常使用港币或美元进行结算,但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华总部已申请跨境结算资格并尝试性开展跨境结算业务,以避免出口带来的汇兑损失。

二、远期套期保值业务

外汇远期交易保值业务是跨国公司控制外汇风险最常用的管理方法。目的是锁定远期外汇汇率,防范外汇风险。以固定成本和保证到期收益。外汇远期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签订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时期内,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币种、金额、日期、地点进行交割的外汇业务活动。这种外汇买卖签约日期与实际履约日期存在间隔的外汇市场就是远期外汇市场,其保值优点在于:第一,不限金额。可针对外汇头寸的大小全部予以保值;第二,预约成交日、交割日比较随意。能确定与债权、债务付汇结算日一致的成交日;第三。预约并不直接影响财务收支表。对有关财务指标不会产生扭曲性反应。

如果预期以外币计价的进口中外币将会升值,则买入该外币的远期合同到期按照商定的汇率进行交割:如果预期以外币计价的出口中外币将会贬值,则卖出该外币的远期交易时收取的外币按固定汇率进行交割,以保证本币兑换外币时不会遭受较多的汇兑损益。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时,往往会在外汇汇率波动较大的时期。与合作银行进行外汇远期合同交易,以保证分回母公司的利润遭受最小的汇率损失。同时。跨国公司在进行大宗原材料采购时。例如铜、银等贵金属。也往往采用远期交易形式,以避免汇率成本的大幅增加。

三、产成品销售和原材料采购外汇风险管理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成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采购构成了其日常主要业务往来,外汇风险在这两个环节体现的最为明显。因此,跨国公司内部会制定相应的外汇管理规定,以保证其子公司执行统一的外汇管理规定。例如,对于产成品的销售,跨国公司总部会设定交易限额和交易周期,如果外汇交易超过集团规定的交易限额和交易周期,则需要采取远期交易方式,以消除外汇波动的影响。对于原材料的采购,更多关注于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根据专业外汇汇率预测,采用中短期外汇交易相结合的方式。以消除金届原材料外汇汇率波动影响。这些远期交易的币种、汇率和合同模板通常由跨国公司总部制定,子公司往往不被授予独立决定远期外汇交易的权限。目的在于保证外汇汇率管理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而不是依赖于子公司各

资金管理部门的单独经验。确保减少外汇交易风险。

四、净额清算管理

净额清算管理也称为应收应付款项冲销管理,指的是对集团内成员单位之间或者与供应商的应收应付项目进行清算的管理。它是一种用于集团内交易的清算方式,优势在于减少跨国公司集团内现金交易,以达到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目的。跨国公司通过专门的管理系统和设立中心账户,归集加入系统的各子公司的应收应付款项,通过应收应付款项两两相抵,月底或季度末时,通过中心账户的款项调拨,各子公司之间付款金额为应收应付款项的净差额。

对于跨国之间的集团内交易,跨国公司可通过净额清算管理的方式,以支付净额时的即期汇率为标准,在内部控制外汇汇率波动带给企业的影响。在中国。净额清算管理方式不能实施。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税务和财务等规定,发票金额需要和交易金额一致,同时需要提供相应的银行收付款凭证作为支持;另一方面,外汇管理上进出口业务需要进行相应的外汇核销审批,进出口报关单的金额要求和实物相匹配。这些规定要求,企业都无法通过净额清算的方式予以解决。从法规层面。尚无相应的规定以保证净额清算交易的合法实施。在其他国家,如美国,净额清算已形成完整规范的体系,广泛应用于实体交易和金融交易中。

跨国公司外汇风险管理还采用外币期权、货币市场保值等方式,以消除汇率风险。当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也成为跨国公司日常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中资公司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投资设厂,如何控制外汇风险,成为国内公司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就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深度而言,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加之中国外汇管制的限制。企业可用的外汇避险方法相对传统。一些较好的外汇管理工具在中国尚无法实施和利用。外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在未来的中国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将有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自锋,汇率变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赵春明,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纪锡靓,浅析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商情(财经研究),2008

[4]王莹、荣艺华,美国净额清算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10,(07)

上一篇: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下一篇:完善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