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教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26 10:18:28

独立学院教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从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35-0098-02 收稿日期:2016-10-02

作者简介:李素娇(1988―),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研究实习员、材料工程系教学秘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目前存在公办型和民办型两种形式[1]。中央一直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教育”类型[2],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短,因此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照,其管理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务管理,一直是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选课、学分、考务、毕业等非常烦琐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高校逐渐放开选课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培养的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这也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无法做到注重细节、注重量化、重视工作效率和绩效考核,整个教务工作将会面临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教务事故。“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强调细节管理、消除工作失误、简化工作流程的管理理念[3]。而迄今为止,“精细化管理”虽然得到企业管理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在高校管理、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中细节的优化、工作失误的避免、工作流程的简化,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务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独立学院,工作中如果一味地沿袭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会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性,也无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形式多样,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传统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使得独立学院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学院的日常管理中,最为烦琐、工作量最大的往往就是教务工作,而它又恰恰是与学生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了学生的注册和报道、成绩管理、毕业生工作及证书管理、综合教务系统建设等方面。随着电子办公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都是在网络管理系统上进行。而目前的很多独立学院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在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共享困难、联网故障等问题,使得整个教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务系统。

2.教学质量

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具有难度。首先是生源问题,独立学院大多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或专科招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配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在品牌和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教育背景人才到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条件、科研平台上也无法与母体学校相提并论,缺少科研支撑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教学运行

独立学院的主要收入源是投资和学费收入,主要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贷款本息、向母体学校缴纳的管理费等。对于初创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学费收入是有限的,而日常的运行经费、工资支出等会随着物价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入不敷出[4]。资金的缺乏,使得教务管理中,在师资力量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力量和课程体系的辅助投入也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学顺利运行难以保障。

4.培养计划制订

独立学院的教务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往往具有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它们大都倾向于开设短期热门、低成本运行的应用型专业,而缺乏基础学科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开设金融专业、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贸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或者就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直接删去对教学设备和科研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这样只会使得独立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办W特色,或是对母体学校过分依赖。

二、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索

“教务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精准性、发展性、以人为本和创新。教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以教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精准管理;需要以当前的管理实务为基础,强调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务工作者为主体,强调人本管理;需要以管理创新为方式,强调自我改进和提升。

1.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

(1)在教务岗位的设计上,做到按需设岗。一般情况下,设置学籍管理科、教学运行科、教学质量科、教材管理科、实践教学科等,每一个科室有明确的职能要求,进行教务、考务、成绩、教学建设、督导等工作,尽可能删减不必要的科室或人员岗位。

(2)明确岗位职责。①学籍管理科,需要负责新生入学、学籍信息采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校对、证书发放等工作;②教学运行科,需要负责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制、选课管理、重修管理、双学位管理、考试管理等;③教学质量科,需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专业申报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等;④教材管理科,需要负责学生教材发放、组织教材研讨活动、教材入库管理、学生教材费账务管理等;⑤实践教学科,需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课程设计管理等。并且,所有的教务人员都需要挂牌上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上一篇:口腔临床型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以能力为核心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考核方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