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时间:2022-09-26 08:43:03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摘要:工程测量已经走过了非常悠久的历史,其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供应了强大的服务力量。工程测量是与日常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一种学科。为此,文章针对当下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展论述,望能够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工程测量一般指的是,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当中采用的多种测量理论、测量形式及有关技术的统称。之前的工程测量技术所运用的范围包含: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及矿产资源的开采等。通常工程测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测图和放样。

当代工程测量现已在很大的程度上冲破了之前原有的传统工程建设服务认识,它包括了对工程静动态及物理量的准确测量,以及针对所测量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的性能,与此同时,针对物体以后的发展状态也进行了相关预测。伴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开始慢慢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换,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总体概括为 ‘四化’‘十六字’。其中‘四化’指的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一体化、获得数据及处理的自动化、测量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结果数字化; “十六字”指的是工程测量工作的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性能。

2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

2.1 在工程测量当中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的运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显现出很多较为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他们为工程测量作业的进行提供了较为坚实的技术支持。比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上述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今后工程测量逐渐向测量自动化、数字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力量支持。

2.2 工程测量中GPS定位技术的运用

由美国开始研制的GPS,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损耗资金量达到200亿美元,于1994年正式建设成果。其对海陆空开展全面的三维导航及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及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逐渐优化,各种软硬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长期采用测距、测角、测水准为主体地面定位技术,当下逐渐被一次性运用的高三维坐标速度、精准度高、低费用、便捷操作的GPS技术相代替。

当下,在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当中都逐渐运用到GPS定位技术。国家的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的的采用GPS技术。在此过程当中,GPS技术已经在一些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及地下铁路等工程得到了有效的运用。随着DGPS差分定位技术与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逐渐进步与美国AS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准度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GPS技术对导航、运载工具等开展有效监控,同时对于地质勘查测量、石油物探的定位及放样等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空间。

2.3 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用

在测绘工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已经获得了大范围的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比例测图技术逐渐向着数字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下城市工程测量工作中,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工程图测绘是最为关键性的内容。

一般成图方式是较为浪费脑力及体力的劳动,在此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的室内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及开展有关的绘图工作,图纸制作时间比较久、产品性能单一化、不能够满足于目前快速进行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及现代化的工程建设工作等方面的需求。

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有效采用及GEOMAP系统的不断涌现,把野外数据采集设备及微机数控绘图仪等紧密结合,逐渐形成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在该系统当中一般是针对城市的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地籍图等图件的自动绘制。这一系统能够非常直观的供应图纸信息,也能够供应相关的软盘,以此为设计自动化、创建专业的数据库信息及基础地理信息埋下坚实的根基。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研发及运用开始逐渐增快,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有关技术标准及原则不相同,外国探究成果的数字化测绘体系不能够满足我国当下的我国国情,所以没能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只有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987年,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在我国第一个完成了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系统”(即 DGJ)的软件研发工作,与此同时经过了有关技术鉴定。1990年其被建设部门认定为第一批技术推广及运用项目,在我国的80多所城市及工程测量工作中得以全方面的采用。在此时期内,有十几所专科类院校、仪器企业及工程测量部门开始逐渐对其进行研发,研制出很多相似的测图系统软件。

2.4 工程测绘中摄影测量技术的运用

当下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大区域的采用,由于其显著的特点:高质量、精准度高。这些明显的优势促使其得到了大量的研发及生产。在摄影测量技术当中很好的运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摄影测量工作逐渐向着完整化、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方向转变。此过程当中能够做到完全的不与其他物体相接触,同时可以很好的减少外业的工作量,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及运用空间。伴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形成,它为摄影测量技术的科学采用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很多的大型城市及勘测工程当中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

在开展城市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图、地籍测绘及大型工程测量中,航空摄影测量是其关键性的一种方式,其能够供应数字、摄影及线化等多种形成的地图成果。目前,我国已有100多所城市及工程测量企业采用了航测技术来对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相关测量,比例尺最大可达到1/500。所选用的测量设备除在采用高精准度的模拟测图仪器及成图方法以后,同时采用了立体坐标测图仪与微机连接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而后输入进行自动绘图。比如: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河南省一共完成了对2115个乡镇、47585个行政村、345116个村民小组约150万宗土地的地籍调查工作,其土地面积高达15.15万平方公里。全省已经有55个县区相继完成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剩下的县市也在逐步开展中。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地籍调查工作的大体完成,为接下来的登记发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经过确权登记,对河南省的土地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确定农民的土地产权,这样有助于激起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推动集体土地按照相关法律规章来进行,为土地征收补偿、集体土地流转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产权基础,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工作的开展。

3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望21世纪,工程测量能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变成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以很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它的运用空间会得到大程度的拓展,影响、图形及数据处理性能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针对变形观测数据信息的处理及大型工程测量工作中,将逐渐形成以知识信息系统为基础,与地籍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紧密结合的测量,这样将会很好的处理工程建设工作当中及运作过程中的所遇到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等问题。

通常一些较为复杂的大型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质量控制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对于自动化流程、生产掌控、产品质量检测及掌控数据与定位准求逐渐提升,这必然会推动三维测量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工程测量也逐渐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测量中向人体科学测量方向转变。

多传感器混合测量体系必然会得到很大范围的采用,比如: 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测量机器人集成,都将得到大范围采用,乃至在整个国家当中将得到有效运用。

GPS、GIS技术相结合的测量工程,对勘测、规划及工程施工经管一体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工程测量时刻存在,其与工程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工程测量有着非常广大的发展及运用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小华,王卫华,赵建才,王峰.现代精密工程技术及新进展.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

[2]马志勇,许久明.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科技信息,2006,9.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管理 下一篇:对国有煤炭集团下属房地产企业发展思路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