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

时间:2022-09-26 08:21:55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

摘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为5%~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包括出生前和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可由病毒、细菌、原虫或衣原体引起。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1 病因

1.1 呼吸道途径

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医源性途径: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消毒不严,或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通过医务人员手传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

1.2 症状体征

新生儿患肺炎时很少咳嗽,仅表现一般状况差,反应低下,口吐白沫,烦躁,哭声无力,不吃奶,体温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青等。产后感染性肺炎,表现为发热或体温不升、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吐沫、三凹征(+)。肺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病程中可出现双肺细湿罗音。

2 治疗

(1)呼吸道管理

雾化吸人,引流,定期翻身,拍背,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供氧有低氧血症时可用鼻导管、面罩、头罩和鼻塞CPAP给氧,呼吸衰竭时可行机械通气,使动脉血Pa02维持在6.65~10.7kPa

(3)抗病原体治疗 细菌性肺炎者可参照败血症选用抗生素。

(4)支持疗法 纠正循环障碍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每日输液总量60~100mL/kg,输液速度应慢,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保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供给,酌情静脉输注血浆,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 ℃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喂养: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4)吸氧:当患儿出现呼吸气促、呼吸困难、唇周青紫者应立即吸氧。烦躁不安或鼻腔分泌物多者可用漏斗法给氧,每分钟给氧量1—2L。使用时,漏斗边沿距口鼻1 cm左右,太远则浪费氧气、效果不好,太近则影响气体交换而加重呼吸困难。患儿安静后,可改用鼻导管法,要间歇吸氧。

(5)吸痰:肺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但新生儿反应低下,不会咳痰,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吸痰时,采用口对口或大注射器连接导管吸痰,吸痰动作要轻,避免过分刺激。

(6)体温:新生儿肺炎体温多正常,若体温高者可采用物理降温,一般不用退热药物,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对发热患儿应进行降温,体温不升者应给予保暖,必要时置于暖箱内。皮肤温度保持在36.5℃(36-37℃)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55-65%)。

(7)应供给患儿足够的热量、营养和水份,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如病情危重,需要静脉补液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输液时,每分钟以4~6滴为宜,以免因速度太快引起肺水肿或心衰而加重病情。液量也不宜太多,按40-60ml/(kg。d)计算。

(8)新生儿反应能力差,肺炎初常无呼吸道症状,因此要密切观察心率、呼吸,若有口吐泡沫,面色苍白,唇周青紫,拒奶时,说明病情较重,要积极抢救治疗。

(9)患儿应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分泌物排出。

上一篇:下胸部刀伤致腹腔脏器损伤2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55例固态硅橡胶隆鼻术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