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三要素

时间:2022-09-26 07:39:12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三要素

摘 要: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教师又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提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优化 预设 能力 训练 练习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要达到高效,需做好三个“到位”。

一、优化课前准备,到位。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不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进行有效地预设。

1.吃透教材,文本预设到位。新课程教学观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预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学一篇文章,教师应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细细咀嚼,悟出“三味”(文味、情味、人文味)。

2.师本预设到位,以学定教。所谓师本预设就是教师根据文本及学生认知特点,精心预设教法、学法,以学定教。

二、优化学法指导,能力培养到位。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让学生主动发展,诱发、挖掘其潜能,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到位。

1.“质疑”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从题目上问,从词语上问,从内容上问,从矛盾处问,从语言标点运用上问,从写作上问,从中心上问,从省略处问,从结尾处问,从联系(句、段;课内外)上问。“质疑”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即敢问――善问――拓问。

2.“自读自悟”的培养。“自读自悟”是实现高层次思维的重要能力,其关键在于“读文”和“感悟”。从内容上说,一是悟词句,通过充分的读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二是悟内容,知道文章写什么;三是悟思路,了解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四是悟写法,发现表达上的特点。从呈现方式来说,可以用“小练笔”的方式,把自己最想在课上和大家交流的“感悟”用不拘一格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朗读”、“课本剧”、“说唱”、“摘录”等方式表达感悟。这样,学生才能悟出文章的味道,悟出思维的个性。

三、优化练习巩固,训练到位。练习是学生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学的一个必要途径。练习并非只是机械的重复,练习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是每一位教师应努力去探索、去研究的。

1.练习有“方”。“对症下药”总比“滥施药方”有用得多。每一次练习就好比一张方子,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练习有“味”。练习有“味”指的是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处处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练习还有那么点儿趣味,学生自主控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会陡增;而一定的思考味对那些喜欢动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帖最好的兴奋剂。因此,有“味”的练习,学生往往趋之若骛,而练习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3.练习有“层”。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是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教师设计练习时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4.练习有“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遗忘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常常因遗忘而出现思想干扰或障碍。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究 下一篇:在大班额环境中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