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时间:2022-06-20 08:07:59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数学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自主探究搭建平台,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为学堂。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导入环节设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学生课堂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增强,学习自信心很足。实践证明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益,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情境教学,保证有效教学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

一节课效果如何,与学生心理状态有关。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创设情境,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开课时出示两个实物,一个正方体魔方,一个长方体盒子,猜谁的体积大,吸引学生注意力。观察正方体魔方,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先求出一层的小立方体数,再求出三层数量。思考立方体含有的体积单位数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板书关系式。师: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学生会说只要知道长方体含有多少个和立方体魔方大小一样的体积单位数就知道体积了。师已经把它切成和立方体魔方大小一样的若干个小立方体了,快数一数、算一算吧。你是怎样算的?巩固关系式。

我联系学生经常遇到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问题启发:生活中计量物体的体积,都用“切成若干个体积单位”来计算,行的通吗?学生思考举例说明。

我联系生活实际补充,如果要生产电视机、电脑的包装箱,必须要知道电视机、电脑的体积,如果计量池水的体积,还能切开数吗?启发学生切开数这种办法行不通,那么怎么办?揭示板书课题。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成果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

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还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学生猜想可能是多角度的。有的学生会想3的倍数的个位上会不会是3的倍数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猜想。3的倍数个位还有可能是哪些数呢?通过举例一一猜想。出示几组算式先把3观察,进一步猜测。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字表找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特征,然后进行验证。让学生大胆创新,多角度思考,个位不行考虑十位,十位不行,把个位十位一起考虑,把数字加加、减减、乘乘、除除,看能发现什么规律?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为学堂。

2.探究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数学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自主探究搭建平台。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采用三人一组合作,用12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填写实验表,思考长方体所含的体积单位数与长宽高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探究式活动,归纳出长方体体积公式。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来推,引导学生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方法推导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成果特色与创新

在课题研究阶段,我认真总结经验,与课题组成员相互取长补短,撰写的教学案例《3的倍数特征》在第三届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中获二等奖,我的数学《3的倍数特征》讲课竞赛获州特等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制作的课件《圆柱的认识》、《认识周长》在全州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获一等奖。

四年实验验证说明:改变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认识潜能的发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使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有显著的提高。

上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中的快乐教学 下一篇:如何构建有生命力的小学数学课堂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