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时间:2022-09-26 05:36:36

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

摘 要:党的十报告重申了党的教育方针之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在大学生德育、智育方面有义不容辞的培养义务担当。而把握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则是突出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改探讨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的崇高使命

(一)争夺“阵地”的要求

高校是人才集聚、知识富蕴、文化传承创新和培养社会精英的场所,青年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勇于接受新观点和新思想的特质,然而因年纪尚轻、阅历尚浅而具较大的可塑性。回望中国近现代史,若干次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皆由青年大学生的深度参与而起。如1919年的“”,促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再如1935年12月首先由北平学生发起的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做了思想舆论准备。198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因改革决策失误导致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执政危机日甚,执政党、国家性质转向或国家解体。血的教训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警醒“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认识到“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重视高校这块“阵地”。

(二)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

关于党的教育方针,十报告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报告及以前的党代会报告均把“德”字置于教育方针的首位。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层次人才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强调对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而学校教育中包括政治史类课程在内的历史课程教育则是使学生修德启智的重要手段。所以,包括高校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突出政治史类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教师的天职既是教书,又是育人。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哲人。所以,通过包括政治史类课程在内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对教师尤其是从事政治史相关学科教学的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二、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中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一)把握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的特殊性

高校政治史类课程教学有其特殊性。世界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史、中华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史、百余年的中国革命史、90余年的中共奋斗史浓缩于纸页之上字里行间,史料浩如烟海,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政治文明史海的概貌,从历史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历史长河中政治文明之精髓,有很大的难度。政治史类课程的复杂性、特殊性,是对担任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挑战。这就要求政治史类任课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让受教育者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世界的过去,特别是中华民族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政治思想的丰富、政治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在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中曾经创造的灿烂政治文化精髓,彰显了中华民族之勤劳、智慧、伟大。

教师还要通过政治史类课程的教学让受教育者了解在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里,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磨难和屈辱。古往今来,无数的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写就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教师要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讲述来激发学生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作贡献的热忱。

(二)创新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单一僵化、灌输式甚至命令式现象严重存在,学生对这种精神灌输不爱听、听不进。所以,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无效的。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通过政治史类课程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一个创新教学方法的问题,要努力变沉闷僵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为新鲜活泼、广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政治史类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探索,笔者觉得如下几种教学方法行之有效。

一是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讲授政治史类课程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适量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结合史实谈自己的观点。如在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可以先问学生这样几个问题: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马克思主义俄国化、苏联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苏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改革为何失败?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些问题必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这样一来教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就好入手了,针对性也强了。

二是古今结合式教学法。单线条、流水线式地讲解政治史课程,容易给学生以枯燥单调感。如果古今结合,则能使学生思绪随时空跳跃,不至于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如在讲孔子的政治思想史时,可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尊孔、洪秀全的反孔、辛亥革命前后的反孔和尊孔复古、“”时的批林批孔等问题穿插结合着讲授。在讲我国当前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时候,可以联系到战国末期在由强大走向衰败的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屈原忧国忧民,坚决主张改良内政,重振国威,其志之坚,虽九死而不悔。在讲当前党的建设的时候,亦可联系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这种跳跃式的“蒙太奇”教法之效果优于单线条、流水线式的教法。

三是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教法。传统教法多为教师在台上表演,学生在台下当观众。日子久了,观众定会产生“审美疲劳”,这类似于现在有些连年上春晚的明星越来越不受观众欢迎的现象。把舞台(讲台)交给学生,师生位子“交换”,让学生在讲台上过把教师瘾,就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对课程的深刻感受。当然,教师使用这种教法必须在上课前告知学生授课题目,让他们充分备课,而且课堂上最好采用学生随机抽签讲课方式,以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授课体验。教师使用这种教法教师不是在课堂上撒手不管,而是要对学生授课内容做好总结点评,并且对他们的板书、课件、语言表达等给予及时指导,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四是答“记者问”式教学法。有些课程的内容,可采取答记者问的形式进行授课。学生可把授课内容设计成问题向任课教师提问,教师当堂回答。这种互动式教学法能够较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但这种方法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现场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法最好在“记者”提问开始前先对授课内容作一概述。

教有良法,但无定法。在对待教学方法的问题上,笔者借用一句广告词来表明态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进政治史类课程教学法以突显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不断推陈出新值得提倡,但唯有经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良好的“新”才是教改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责编:一 萧

上一篇:行走在兴趣与能力间 下一篇: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