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9-26 05:10:44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 数学教学;翻转课堂;设计;

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048―01

翻转课堂强调以人为本,是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消除以及辅助自主型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优化。它是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与使用,对科目中的知识点结构进行梳理,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随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视频进行学习,实现了学生做主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使用翻转课堂进行数学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

例如,教学“因式分解(一)”一课时,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以及公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提公因式的计算。在确定目标后,教师应按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制作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简介视频,在视频中教师会告知学生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

二、利用自主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教师不仅要拍摄教学内容简介视频,同时还要按照教学内容录制相应的数学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观看或下载视频进行学习,而这一学习过程通常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因为翻转课堂极为重视对W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使学生以自主形式进行视频学习,也是翻转课堂开展的重要环节。

以“二次函数”一课的教学为例,因为笔者所在学校并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教学,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选择以手机为载体,帮助学生自主对视频进行学习。当录制好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将视频上传到了统一的QQ群中。当学生没有对课堂上的讲解内容完全消化时,就可以在课下利用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针对性较强,学生只需按照自己在学习中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视频即可,且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弄懂为止。此外教师还应设置习题训练,让学生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找到自己的学习盲点,并通过QQ等社交软件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交流,寻求教师的帮助,夯实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三、倡导合作式学习方式

因为要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行锻炼,教师在使用翻转课堂模式时,就要转变为启发教学者的角色,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在对一道习题或者难点知识讲解时,应鼓励学生以交流合作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能够通过与同学之间彼此的交流,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知识点补充,并在同学的帮助下对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同时也能通过学生的集思广益,形成发散的思维,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帮助极大。

四、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在使用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时,配套的教学评价方式也应随之进行适当的改进。不应还是沿用传统好与不好的单一评价,应按照学生的特点实施个性化评价,并对评价的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增加学生表现档案以及调查表等形式,来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点评。同时教师要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进行收集,以便掌握每一视频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对教学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为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总之,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由于翻转课堂的使用时间较短,在实际设计与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利用实践经验对该模式的运用方式进行优化,最终形成适合自身的翻转课堂开展方式,使其能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下一篇:中考生高效复习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