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排版中的文字设计研究

时间:2022-09-26 04:01:53

印刷排版中的文字设计研究

【文章摘要】

印刷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逐渐的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世界,关键的改变是文字的设计。文字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达到更好信息表达的效果,更重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本文旨在研究现有印刷排版技术中的文字设计。

【关键词】

排版;文字;设计

在现行任何的印刷品中,可以说文字是至关重要的传播元素,它要到达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但现有的印刷字体具有过多的单一性,往往是我们不能够触及更多原创者的本意。从设计上讲,文字设计要以呈现多样的形式从而满足不同主题和题材的表达;从印刷上讲,文字的设计要适合印刷,使印刷品达到最好的效果。印刷排版时文字的应用应该考虑两方面要素:一是文字基本属性(字体、字号、位置、颜色)的合理选用与安排,使能够营造出所需的版面氛围,设计出符合文章内容或场景的“版式语言”;二是要考虑设计效果能符合印刷工艺的要求,使设计与印刷能达到最佳的匹配。

1 不同字体风格的选择

所谓字体的风格指的是:印刷字体的设计作者将自己设计意图融化于每个字体的笔划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称之谓字体风格。在印刷字体中不同的字体诠释着自身的特征同时展现着不同的魅力,适用于不同的印刷品种,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印刷排版中首先就要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文字风格的选择,这样才能使人们产生审美反应。

对于中国的汉字,在印刷术产生之前,字体是从书法环境中演变出来的,是作者自己一种艺术的表达;而对于英文的字体也是作者的一种表达。现代对与设计相关的“体”是这样定义的:文字的书写形式,作品的体裁。字体有三个不同的定义:①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印刷的宋体、黑体。②书法的派别。③字的形体,如工整匀称。

对于印刷排版中的字体分类有:常用的中文字体有四种字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而比较常用的英文字体有古罗马体、新罗马体、线体等。在印刷品中不同的字体风格向读者传达着不同感觉,因此在印刷排版时根据要表达的不同效果适于选择不同的字体。如黑体的风格特征是:横平竖直、规规整整、粗黑醒目、构平稳饱满,字体的起、收笔装饰为喇叭头,姿势柔美舒展。正楷字体的风格特征是:横倾斜、竖斜直不一、笔划粗细起伏、结构自然稳重,像毛笔手写的楷体。同时随着技术与追求的不断提高,印刷字体从开始的书写风格和单一风格,逐渐向结构风格和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文字在一起排版时的协调统一。另外,排版时不仅仅要能达到设计效果,还必须确保印刷输出正确。

2 文字的编排及大小处理

印刷文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等笔画组成,这些笔画是组成汉字的造型的基础,每个文字犹如一幅图画,而组成文字的笔画犹如图形的组件。因此文字笔画的排列和组合在二维平面上就如图形一样能产生一些视觉的错觉。同时也要考虑到文字大小指在同一方框里字面大小也能对印刷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字是一种视觉符号,但为了印刷品的装饰、表达等效果,对文字依照字体及大小进行重新设计与编排,从实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的双重目标。

印刷排版时对行长、行距有一定的要求:行长在100mm(80 ~ 105mm)左右,行距一般是正文的 1/2 或者 3/4(连续字段行距要宽一些,参考资料的行距要窄一些)。含有26个字母的英文字体大体有三种类型:方形(如“HM”)、圆形(如“OG”)、三角形(如“AV”)。字母之间的距离因为左右字母开头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要以视觉均匀为标准确定字母之间的空间和字距。为了达到审美的需求以及不影响阅读的目的,在排版中文字与图一般要留一定的间距(一个正文字的大小)。

文字的大小问题的产生是诸多方面因素的共同结果,如线条方向、视力错觉、结构体态、笔划多少等。文字的大小的适合选用能带来直接的视觉享受:大粗字体能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细小字体能对人们产生视觉上连续的吸引;细小文字构成的版面能产生精密度高、整体性强的效果,给人一种纤细和雅致的感觉。文字的大小选择的标准:能与文字的编排很好地结合;与信息内容相统一;考虑到印刷品的阅读对象。基于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显现还是有不同的要求:

①国内印刷厂或出版社通用字号:四号、五号、六号等;

②印刷中文的字体大小在 6-10 磅左右,小于 5磅的字是很难辨认的;

③一般书的正文字体不小于 10.5 磅;

④儿童与老年人尽可能采用大号字体 12 磅。

3 文字的空间布局

印刷排版中文字的布局犹如中国书法中的章法一样,中国书法的章法主要是作者为了体现某一种效果而选择的文字书写位置布局。而印刷排版也是为了向读者体现作者的意图,因此好的文字空间布局更能有利于效果的表达。印刷排版中文字的布局的原则有:易读性、艺术性、内容和形式的和谐。

文字是思想交流的一种工具,在印刷排版中的文字最实用的目的就是传达作者思想,因此易读性是文本设计基本功能要求的原则。易读性指的是文字的形体和布局在阅读时不会为读者造成障碍。

印刷排版中文字布局的艺术性是在易读性的基础上一个更高的追求。文字空间布局有宁愿牺牲一些识别性、阅读性的自由版式和强调阅读功能的实用版式两种。对于艺术性的选择要明确文字的内容和阅读受众,应用媒介和环境,视觉感受和阅读美感等因素的影响。

文字的文化属性和文脉对于内容的表达非常有帮助;版面分割与版式的延展使得文字表现更多的张力;不同排列方式的文字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文字混排时能产生亲和与排斥的关系。因此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不仅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更具有适读性。

4 文字的色彩配置

色彩是文字表达中的“灵魂”因素,不同的视觉效果的体现和文字灵性的表达都要靠不同的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合理搭配不仅能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作者要表达的意图。不同的色彩的搭配是根据实际的目的而去正确地选择。

不同的色彩能体现不同的含义:如红色给人以热情、喜庆、华丽、力量、革命等强烈的冲击力,但另一方面又具有危险、警觉的含义;蓝色代表了冷静、理智、给人安静、朴素的感觉等。

5 小结

印刷排版中的文字顾名思义是在印刷过程中设计的专业字体,是为排版印刷行业服务的。印刷排版中的文字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考虑到印刷过程中各个方面因素,以期待达到最好的效果。国内相对缺少专业的文字设计团队,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对该行业进行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刘钊. 汉字印刷字体发展, 设计与应用研究[D]. 中央美术学院. 2007.

[2]曾琼.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研究[D]. 北京服装学院. 2010.

[3]史静静.文字设计的需求与应用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10.

上一篇:高职物流专业的教学问题及改革 下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出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