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同主题教材教学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时间:2022-09-26 03:31:17

小学品德课同主题教材教学 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小学品德课同主题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突出学科的特点

目前,有许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品德教师,主要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品德教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的其他学科的味道。有的品德教师虽然一直都从事品德教育,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带有很浓烈的说教意味,重在向学生灌输知识,讲什么内容都与品德挂钩,没有将品德和社会、生活进行很好的联系。

2.没有准确地把握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一些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目标,当教师增加教学目标时,教学内容就会相应的增加,教学难度也会随之增大。当教师减少教学目标时,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减少和教学难度下降,教师不能完成预期教学目标。还有的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找不到重点,对学生点拨不到位,只注重学生活动,而不注重将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使课堂教学严重地偏离了教学目标。

3.不理解教材内容

许多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往往是讲到哪儿就看到哪儿,对教材的内容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清楚教材各个单元讲的是什么主题,每个单元的主题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一个单元应该分几个课时。还有一些小学品德教师没有下工夫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补充一些与教学不相关的内容,并且补充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所以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4.没有紧密联系生活

不管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都要求教师把学生生活作为基础,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然而,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照本宣科,只让学生记住书上的条条框框,而不鼓励学生将课本和自己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认为书本上讲的知识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那只是别人的事情而已。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往往忽视课外的延伸,忽视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美好品德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动中去,所以在课堂上讲的美好品德只是一些空话。

二、小学品德课同主题教材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把握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品德教师应该深入了解课程的性质,认识课程的基本特征。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生活作为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使学生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只有清楚这两门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教师才能够把握品德教学的主线,才能够在教学中主动地突出学科的特点。

2.学习课程理念,准确把握目标

教师要学习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在学生生活中贯穿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积极地融入到社会大家庭中去。此外,在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为了准确地掌握教材的目标,品德教师应该先仔细深入地研究教材,对每一个单元主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找出重点单元和非重点单元,确定好每一个主题单元应该分配的课时,再确定每一个课时的小目标、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整本教材的教学目标。

3.理解教材内容,了解教材意图

在进行品德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仔细地通读全套教材,梳理教材的编写框架,准确把握教材的特色、体例、编写思路、知识的衔接和内容结构,做到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对整套教材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还应该详细阅读各个单元,把握各个单元的主题和各个单元主题之间的联系,做到对各个单元的重点心中有数。

4.紧密联系生活,加强课内外结合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要注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他们从生活体验、行动和感悟中形成良好的品德。此外,教师还要加强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开展活动,让学生将课上学过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从而让学生在行动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

上一篇:教师专业发展野四阶段冶 下一篇:《英语ABC》课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