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

时间:2022-09-26 03:16:47

小学语文课上渗透人格教育

一、赏识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和自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

罗森塔尔这种实验效应被称为皮马利翁效应,学术界又称为罗森塔尔实验效应或期望效应。期望是一种看不见的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能够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从而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他们,这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学生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活泼的灵性、开朗的性格,都来自于赏识。

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强化,避免别人的标准来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幼儿时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成人对他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最胆小怯懦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是微不足道的,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如我班上有一个特别厌学的孩子,不仅上课不听讲,而且作业完成的极差。每次回家一写作业就给家长又哭又闹,平时在学校写作业时也是能拖就拖,这让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痛。但偶然间我发现他在劳动方面干得很好,我马上抓住时机当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他,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都及时鼓励,以此来改变他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现在他再也不会为写作业而哭闹了,并且在字体书写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赏识要持之以恒,切忌急躁粗暴,大声呵斥。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让他们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我们对孩子错误的处理至关重要。同样,教师和家长的宽容也会使孩子感受一份真爱与抚慰,所以我们对孩子要宽容、和善、耐心。赏识孩子,给孩子以希望。

第三,赏识不能过度。赏识教育主张对孩子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不等于孩子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不断地赏识。再者,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孩子、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二、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心

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 一是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集体。三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我们班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认真打扫,同学们不仅自己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以前个别学生让老师督促完成课堂作业,现在不仅课堂作业完成的又快又好就连家庭作业也完成得工工整整的。

三、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

小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每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老师就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的心理准备,成功了,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认真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窍门。我今年所带的三年级中,有一部分同学作文成绩差,对作文丧失了信心,提起写作文,他们就头皮发麻,每次写作文都是家长说一句,写一句,依赖性极强。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帮助他们分析作文成绩差的原因,通过分析得知,这些同学有的不爱看课外书,有的平时不善于观察,等等。找准原因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使这些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作文成绩上升很快,每次在校写完作文以后,我都会抓住他们作文中的点滴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他们也因此对写作文产生了兴趣,由原来的天天厌作文变成了天天盼作文。除此之外,我还把每次写得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进行范读,并及时的给这些学生所在的小组进行加分,全班同学倍受鼓舞,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更足了。

四、协调家庭教育的影响,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无窘迫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学习兴趣和热情容易激发,能主动轻松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在紧张、心理负担重的氛围中,容易产生高度焦虑和自卑情绪,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排斥。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需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1.教师可通过家庭联系本、家访、电话、家长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密切联系,使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自信心。

2.教师要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能过高或过急,更不能采取粗暴的手段,否则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3.教师要协助家长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赏识教育是前提,能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孩子体验到成功,重塑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共同编织培养孩子自信的摇篮。

上一篇: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让每个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