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油气层评价精度的地化录井现场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6 02:10:06

提高油气层评价精度的地化录井现场解释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 要]该文针对影响现场地化录井油气层评价的诸多因素, 为提高解释准确性, 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现场信息进行数据综合分析解释的方法。从样品挑选时机、数据解释过程和热解气相色谱参数指标量化等方面对现场解释准确性的影响进行讨论, 对热解气相色谱数据的应用提出针对峰型进行量化的概念, 通过谱峰的形态因子对色谱图进行定量处理, 便于数据解释的标准化、程序化, 避免人为描述引起的偏差, 以提高现场解释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也便于对以前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再利用。

[关键词]地化录井现场解释技术 准确性 热解气相色谱 形态因子

中图分类号:TE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99-01

一、前言

地化及特殊录井技术与测井、综合录井比具有分析数据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方便、设备易维护、分析用样源广泛、投入少、产出比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目前国内地化录井项目在各大油田已普遍推广应用,在用于现场油气勘探中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使用中各有所长。而在油气层评价方面,地化录井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根据其直接测定参数和派生参数等,确定储集层含油丰度、流体性质等储集层含油气评价指标,结合其它分析数据如碳酸盐含量、岩石密度、电测孔隙度和渗透率、热解气相色谱参数等,可以确定储集层含油饱和度及初步预测产能、储集层采出程度、储集层水淹、水洗程度等动态开发参数。因为分析解释时间短,在钻井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一些不易确定的影响因素,导致现场解释及实际应用效果和解释符合率不太理想,部分参数未得到工程、地质人员的积极响应,为此提高地化录井解释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高地化录井解释准确性的方法

1.根据气测、综合录井参数取样

地化分析作为一种仪器分析方法,需要的样品量极少(通常约100mg左右),样品的代表性就成了一个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因素。

对于岩心、井壁取心样品,由于井深值准确、样品状况好,能得到较为准确分析数据。对于岩屑样品,则影响因素很多,样品的代表性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于使用PDC钻头且胶结性差的储集层,从返出岩屑无法确定砂岩层段。因此需要地化分析人员密切注意气测全烃、钻时、扭矩、dc指数等能反映油气异常和储集层岩性变化的参数,确定岩屑样品的捞取时机;根据钻头类型、储集层成岩性好坏等,确定样品的捞取方式和挑选方法。

通过分析气测全烃显示最大时捞取岩屑样品立即分析,可以看出正常整米捞取砂样中挑选岩屑样品,在相同条件下分析,根据气测显示捞取岩屑样品分析结果明显高于从常规整米捞取砂样挑选样品,尤其是S0、S1值所受影响较大。由于S0本身挥发性强,其分析结果的损失较大,如选用常规整米捞取砂样分析,则受到的影响就更大。

2. 解释过程程序化

只有快速对现场分析数据进行合理正确地解释,及时为生产决策提供信息,才能真正体现现场地化录井的目的。但地化解释结果不仅取决于分析数据,还与现场实际的地层情况、钻井液组成、解释人员的经验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对相同的分析数据,不同解释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结论。将分析数据解释过程计算机化,形成解释评价程序,解释人员只需要输入相应地区的解释标准和条件,通过解释评价程序对分析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处理,样品分析结束后评价程序立即给出解释结论,对解释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这样对同样的分析数据,不同解释人员得到的解释结果也是相同的,既避免了解释结果的人为影响,又提高了解释速度,从而提高了地化录井现场应用的可行性和解释准确性。

3.进一步利用热解气相色谱信息

热解气相色谱能准确测定岩石热解中S0、S1峰相对应的各个单一烃组分相对含量,但目

前对该技术得到的大量数据应用的非常有限,没有充分发挥该技术的效能,对数据的应用仍然停留在饱和烃分析参数和图形定性解释上,也未能与岩石热解分析数据充分结合,两种方法独立进行解释,在数据分析中应充分利用得到的热解气相色谱信息。

(1)异构烃应用

我们进行常规热解气相色谱分析,一般仅使用正构烷烃和姥鲛烷、植烷数据。对于区域

性、生油气环境、油气运移过程差别较大或储集层变化较大的油气藏,其储集层岩石或流体样品的色谱图形态差别明显;而对于生、运、储条件相近的样品,尤其是相邻近储集层样品,其色谱图的形态基本相同,从正构烷烃数据进行区别比较困难,这时可挑选适宜的异构烃数据进行处理,用雷达图进行样品识别,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出采出液中各层的贡献大小或油气显示中真假显示的比例等,准确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通常样品分析,正构烷烃含量较高,相对异构烃含量很低,直接选用异构烃数据偏差较大,在样品分析过程中,采用正构烷烃吸附剂对样品热解产物进行处理,或通过计算机程序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则可以降低或消除正构烷烃量,增加异构烃灵敏度。

(2)色谱图形态量化

样品的热解气相色谱图形态能充分反映其特性,可表征谱图形态的参数有主峰碳、碳数范围、各个烃组分含量、正构烷烃含量、异构烃含量等。目前对谱图形态的评价大多采用定性方法,用描述性语言进行总结,无量化参数,增加了将评价方法计算机化的难度。采用量化的形态因子对色谱图进行定量评价,可以将评价人员的个人因素影响降到最小,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分析的数据,通过评价软件进行处理,一可以建立评价标准模版,二可以进行已分析样品数据整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复查与再利用。

由正烷烃主峰碳、碳数范围可以基本决定色谱图的轮廓,结合异构烃含量就可以确定色谱图形态。为此,根据主峰碳和碳数范围值可以得到表现色谱图形态的参数值,对该值定名为色谱图形态因子。

通过对实际分析样品的正烷烃主峰碳、碳数范围统计,选取相对有代表性的主峰碳、碳数范围样品,计算其形态因子,然后依据形态因子值进行排序。从表中可以看到,随着形态因子的增加,其峰型呈规律性变化,样品轻组分越多、碳数越多,则形态因子的值越小;反之,则形态因子的值越大。这说明形态因子这个量化指标能充分表征出样品色谱图的几何轮廓,因此,在分析评价程序中可以对色谱图的形态进行定量评价,进一步提高对热解气相色谱分析信息的解析和地化录井解释评价的准确程度。

(3)快速热解气相色谱分析

由于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的普及和制造技术的提高,其成本和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已能适应钻井现场的需要,影响热解气相色谱分析现场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分析时间偏长、现场解释评价困难、对解释评价人员要求较高等。采用快速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常规热解

气相色谱分析基础上,仅需要使用快速分析柱,按快速柱要求设置分析条件,则可以

在十几分钟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其分析时间与地化评价仪相当,这样可以同时得到样品的热解和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数据,更加快速、准确地进行样品评价,及时为工程决策提供信息。

三、结论

由于地化录井方法本身的限制,其得到的样品信息极其有限,导致使用其分析参数进行油气层评价时,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为提高现场分析的评价速度和准确性,就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才能提高地化录井技术的解释符合率。

参考文献

[1] 李荣.异构烷烃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19(2):15-17.

上一篇:试析运行电气设备维修策略 下一篇:浅谈污水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