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街道2002―死亡情况分析

时间:2022-09-26 12:00:09

上海市某街道2002―死亡情况分析

目前,在工业化国家,传染性疾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但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寿命的延长,也面临同样的威胁,疾病的发生逐渐趋向于老年群体。我国的主要卫生问题是,传染性疾病的死因构成比下降,但是未得到根本控制,慢性病意外伤害导致的卫生问题上升,面临着双重的疾病负担[1]。浦东新区沪东街道在浦东新区成立后由原杨浦区所辖歇浦路街道几经变迁,2002年所辖区域地区趋于稳定,具有一定的经济水平。现对沪东街道2002―2006年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死亡资料来源于2002―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街道的户籍人口居民死亡证明书。所有死亡证明书均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编码、分类。死因大类的分类方法按卫生部统一报表,分17类疾病。历年人口数和年龄组构成由浦东新区公安局提供。不明原因死亡或不规范填写均由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进行调查,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专业人员执行质量控制。

1.2统计方法

粗率按历年浦东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调整,标化率按世界人口标化。减寿年数以1~70岁为早死年龄域。计算公式如下:

1.2.1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PYLL=Σai×di

式中ai=L-(xi+0.5),L是目标生存年龄(根据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寿命为70岁);xi是i年龄组的平均年龄,di是目标生存年龄内各年龄组死亡人数。

1.2.2平均减寿年数(AYLL)是指实际死亡年龄与寿命预期值之差的平均值。

AYLL=∑(ai×di)/∑di

式中ai为各年龄组年龄均值与期望生存年龄之差。

1.2.3减寿率(PYLL率)是指某地区人口中某年内平均每人寿命损失量。

减寿率=∑(ai×di)/∑Pi

式中Pi为各年龄组实际人口数。

2结果

2.1死亡率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为7.26‰,其中男性为7.69‰,女性为6.81‰。用世界人口标化后平均标化率为7.30‰,其中男性为9.49‰,女性为5.64‰。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2.2年龄组死亡率

年龄组的死亡率除小年龄组外,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到70岁组快速上升(表1)。

2.3死因顺位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全人群的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内营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8.15%。沪东街道居民男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营代病,前5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9.17%。女性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营代病、损伤中毒,前五位死因占全死因死亡的百分比为86.94%(表2)。

2.4减寿年数

肿瘤所致寿命损失最严重,为4 227.50人年。其中男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为2 505.00人年,女性恶性肿瘤减寿年数为1 722.50人年。男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为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传及寄病),达到14.43岁,女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为恶性肿瘤,为6.22岁(表3)。

3讨论

2002―2006年沪东街道居民平均死亡率为7.26‰,其中男性为7.69‰,女性为6.81‰。而2006年浦东新区户籍居民的粗死亡率为6.93‰,男性为7.44‰,女性为6.42‰。沪东街道的死亡率男性与女性均处于较高水平。

沪东街道居民的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与浦东新区2006年前5位死因顺位一致,说明沪东街道可采用浦东新区统一的疾病防治总策略。

沪东街道前5位主要减寿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浦东新区2006年前5位主要减寿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两者稍有不同。

在发展中国家,传染病是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2]。沪东街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死因顺位为第6位,浦东新区为第7位,并且为男性平均减寿年数最长的疾病,达到14.43岁。说明男性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引起的早死现象需引起特别的重视。男性损伤中毒平均减寿年数也较长,为12.88岁,亦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总之,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将是沪东街道疾病防治工作的新重点,应做好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健康促进,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危害。而传染病防治工作将继续加强,同时应积极参与“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注意劳动保护、安全教育工作,减少损伤中毒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 孔灵芝.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策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1):1.

[2] WorldHealthOrganization.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7[R]. Geneva , 1997.

(收稿日期: 2008-05-20)

上一篇:冬虫夏草君沛胶囊改善中老年人运动代谢和运动... 下一篇:上海市闵行区2001―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