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时间:2022-09-26 09:41:50

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摘 要】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朗诵、听说、阅读、写作四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语感;途径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语感”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标准。吕叔湘先生曾在《语文学习》中早就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训练语感的重要性,我以为语文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初中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一、语感培养的途径

(一)在朗诵中领会语感

语言是思想意义的外壳,思想意义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因此,我们可以从语言入手来阅读,从而提高学生识别、领会、洞察语言的能力。体会语言的表意,我们可以通过咀嚼文句中的词语加以训练对比,如朱自清的《绿》,在诵读中,点拨学生紧紧扣住“绿”字去读,理解作者抓住“绿”来做文章。开头落笔,“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接着不写梅雨潭,而写梅雨瀑,初看仅仅是为了刻画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绿”的成因,细读实际上在写“惊诧”,到读至“梅雨潭”的绿招引着我们“追捉”,以致“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了瀑布了”时,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原来写“梅雨瀑”是用来作陪衬,以显示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从而抒发发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在听说中强化语感

一个教师要提高自已的教学效果,就应改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爱听你的课,这可以从手势、音调、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努力。在这几方面中,语言尤为重要,因为美的教学语言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教《最后一课》结尾一段时,要使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情感美激荡,感动读者的心灵,教师可用沉缓的声音表现小佛朗士经历这难忘的一课后似乎一下子成熟起来,“祈祷的钟声”、“收操的号声”、“韩麦尔先生站起来”……都是一种无情的宣告——这难忘的一课不得不到此结束了;用哽咽的似乎失声的强忍的泪音读“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表现韩麦尔先生语不成声,用较快的语速读“他转身……写了两个大字”;用语调不高,但沉稳有力的声音读“法兰西万岁”,表达韩麦尔先生对失去国土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收复国地的坚定而炽热的信念;最后用轻微而感情激越的声音读先生临别时的感人形象: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样,学生就进入了情感体验的佳境,仿佛看见小弗朗士怀着深深的敬意,望着被痛苦折磨的老师,和教师共同咀嚼着这苦涩的滋味。若此时叫学生学着读,那效果就更佳了。

(三)在阅读中提升语感

坚持课文整体教学。课文整体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避免学生在理解文章时断章取义。通过整体教学,培养学生完整全面的理解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语感能力。课文整体学习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全面把握。叶老在谈国文教学时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又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新闻记者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可见扩大阅读量,无论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还是在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在写作中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与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要学好语文,培养语感,就要多写。我觉得写有两方面:一是机械性写,如抄写、默写、听写等。二是创造性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就是其它学习形式,其它练习形式所取代不了的。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语言思维能力,而写作的训练对于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作者极力描绘了,春、夏、秋三季的自然景物和乐趣,写得具体、真切、生动。同样写色彩,菜畦用“碧绿”修饰,桑椹用“紫红”形容;同是写声音,鸣蝉是“长吟”,油蛉是“低唱”,蟋蟀是“弹琴”,给人的感受不同。因此,学了后可让学生模仿此段的景物描写,学习运用恰当的词语,写一段表现景物的话。

二、客观地认识语感

我们肯定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但这也并不是说语感是万能的,抓住了语感语文教学的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除了语感之外,还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人的阅历、情感、兴趣、品德、认知等等。

重视语感的培养,但不可因此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要语感,也要训练。把语感获得与语言训练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言语能力,首先要有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感它永远无法由教师直接讲出来,语感的获得是个人的,主要靠的是个体的言语活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培养语感应注意生活体验,他说:“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在指导写作时,我们也可引导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人、事、物用文字具体、鲜明地表现出来,实实在在的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之,语感在语文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语言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至德好快平——让疗效说话的人间奇药 下一篇:治疗耳鸣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