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引领·取舍·归结

时间:2022-09-26 09:18:08

数学教学一直是职业高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数学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基础薄弱、兴趣不高、主动性差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职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呢?

一、热爱为起点,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职高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毅力不足,缺乏自我调控能

力,作为中考的“失败者”,他们自认为进入职高是无奈的选择,学习目的茫然,不能很好地融入职高教育模式与教学环境,往往在学习上选择逃避,不思进取。作为职高数学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爱心包容学生,用行动关心学生,对这群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持之以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他们树立自信,使之感受到老师的爱,因此爱上教师所教的课。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充满自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二、引领为前提,做好新课导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职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起点低,难度小,强调实用性,所以各个知识点均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其理论依据或实际应用。如,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排忧解难、寻找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把学习数学变成自觉行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趣事,激发学生对数学奥秘的好奇。例如,在讲圆锥曲线时,讲人类是如何了解月球与地球的运转轨道;在讲等差数列时,讲数学家高斯儿童时是如何快速计算1+2+3+…+100的……通过这些逸闻、趣事,不但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了课堂教学

效率。

三、取舍是核心,合理安排教学,增强学习主动性

针对职高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主动性不够、接受能力不强等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恰当定位,树立“实用主义”思想,不宜过于强调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知识点上不宜过于讲究大而全、宽而深,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应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安排,对理论性太强或偏难的题目可考虑少讲,或只介绍证明思路与方法,将重点放在其应用上。另外,在时间安排上,不打疲劳战,不打持久战,尽可能地将重难点安排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速战速决,在最有效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重要、最实用的知识。

四、归结是关键,加强语言艺术,提高课堂趣味性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感到最难的莫过于繁多的公式定理,学生记不牢、用不好,而单纯的死记硬背,又往往容易记错。这时教师若对某些公式加以归纳、总结,编一些形象的口诀、图表,学生会很感兴趣,乐于接受。

例如,在讲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化积公式时

cosα+cosβ=2cos cos

cosα-cosβ=-2sin sin

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如果将口诀:“鱼加鱼,两条鱼,鱼减鱼,有刺没有鱼”教给学生,这个公式就很容易记了。

总之,职高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

务,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研究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实施策略,改进学生、教师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做到热爱、引领、取舍、归结,职高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作者单位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专)

上一篇:如何写生物课后教学反思 下一篇:如何实现物理在高考理综中的有效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