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学生德育的内化

时间:2022-06-12 05:08:25

试论对学生德育的内化

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手段是讲课、报告、参观、访问、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谈话……这些都是直接的教育手段。心理学告诉我们,直接教育过多将是学生丧失动力的重要原因。事实说明,在学校中被督促最多的人一般是“后进生”,有人统计,“后进生”被督促的次数是优秀学生的3~4倍,没有证据证明过多的直接教育与“后进生”进步有明显的关系。而不运用某些直接的具体手段,教育者的有些行为,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动了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更有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个人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可思议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怕耽误孩子的学习,风尘仆仆赶了几十里路,把儿子落在家里的书送到学校,然而这本书却是孩子在家里看的一本小说。母亲的行动震撼了孩子的心,使他强烈感受到深沉的母爱。不识字的母亲并没有如常人一样讲刻苦学习的道理,却收到了促使孩子猛醒,从此用功读书的效果。此处无言胜有言。那么,如何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内化呢?

一、给学生亲身经历的体验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促使受教育者的觉醒,并改过自新。实践证明,没有亲身的体验,就不会有觉悟。间接手段教育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我行!我会做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如此,提高觉悟也必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必须通过行为体验,方能感悟人生。我们学校可以给学生各种活动,提供“我行教育”的宝贵经验,如:校运会、学校文化月、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等。还有班会课上让学生谈成功的事例及自己的优点,周末让学生观察父母生活,体验父母的艰辛。

二、给学生做垂范的表率

教育者的示范,无言的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就是垂范的作用。青少年善于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成为楷模,自然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是“不教而教”的首要方法。身教好,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半。记得我刚毕业分配到一所学校,所住楼的垃圾道堵了,总务处在道口旁贴了个封条——“禁止倾倒”。在此后我们都要穿过操场,将垃圾倒在老楼的垃圾道里。校长发现封条后便抄起铁棍捅垃圾道。我告诉他:“总务处已贴了告示。”校长说:“你家的下水道堵了,是不是也贴上封条不用了?”我无言以对。“要把学校也当成自己家的日子一样过啊!”校长的这句话深深印在我心上;校长的表率作用,让我肃然起敬。也为我以后教学管理提供了一种最有利方法——做同学的表率。记得刚做班主任时,我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差,爱在教室乱扔垃圾,我一方面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另一方面每次到教室只要看到垃圾我就弯腰拾起,这不但是拾起垃圾,而且是拾起教师的尊严,拾起学生对老师的良苦用心的理解。学生见后马上把身边的垃圾拾起来,慢慢地我们班同学不再乱扔垃圾,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多听学生的倾诉

教育者虚心、认真听取教育对象的倾诉,促使对方在宣泄中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当人产生心理冲突时,自然的需求就是要找人诉说。教育者要善于听取被教育者的心声,即对教育对象的任何想法(当然不一定正确)要听得进去,表示理解,在倾听中因势利导,让教育对象自己得出正确结论。心理学家认为,认真的倾听就完成了心理咨询任务的一半。我班有个女生学习成绩较差,数学更差,整天哭丧着脸。我找她谈心,让她说说心里话,刚开始她并不配合,我只是轻轻地说:“你需要倾听的对象,你不要把我看作老师,而是你久违的朋友,把心思说出来,你会解脱自己,生活也会变得多姿多彩。”她后来说了对学校、老师、家人的看法。并把责任推给父母,说是他们强迫她读这专业的。她每个月都要以痛经为理由让母亲来请两天假,我心里明白,厌学才是她请假的主要原因。面对这样的学生批评训斥只能使她破罐子破摔。我一方面催促她母亲及早带她去看医生,另一方面尽我所能的关心她、帮助她。每当她要来例假了,我总是提前两天提醒她注意休息和饮食,主动帮她和体育老师打招呼,她请假期间,我通过电话送去嘱咐和关心;回校后,落下的功课我及时给她补上。渐渐地,她看我的目光里少了些怀疑和敌视,多了点信任和亲切,在我面前不再拘谨了,开始主动说些家里、同学间的趣事给我听。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喜欢看小说,我就借些中英文对照版的小说给她。我看到她的字不错,就请她帮我抄抄学籍卡、工作小结等。就这样,她的数学成绩逐步得到了提高。

四、多给学生含蓄的、寓意深长的激励

教育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多种手段,能含蓄的、寓意深长的触动教育对象的心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开发潜能。激励源于尊重,源于信任。出乎意料的处理,往往能促使教育对象的心灵震撼。我班一位同学由于中途转学,功课落下了不少。第一次数学考试时该学生考得很差,我没有给他打具体分数,只写了:“!?”两个符号,该学生领会了我的心意,他主动找我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学习也非常刻苦。我用这样一个善意玩笑似的方式换来了他的努力。果然,又一次考试他进步很大。

五、对学生多些宽容、少些苛求

对教育对象错误、过失产生的原因,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使其在意想不到的宽厚态度和宽松环境中自省。“出奇制胜”的兵法运用在教育领域是教育方法的极致。教育者的宽容使教育对象无地自容,这是真正的教育诗篇。一位学生的个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向教师说了一段尖酸刻薄的话。这位教师没做任何解释,只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海,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收到后,沉思良久,突然笑了。她觉得生活真美好,自己很幼稚。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职教中心校)

上一篇:巧设阅读任务,实现三维目标 下一篇:生命科学教学中创新素养培养途径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