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场经济下的群文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9-26 07:49:29

对市场经济下的群文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文化工作者在业务上习惯于单纯的政治性或娱乐;在经济上,习惯于上级拨款。财政减少拨款后,工作出现滑坡和萎缩,一些地方甚至处于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更加努力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我认为,文化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工作思路和方法的转变,进而提高工作效果。在工作中不仅树立文化也是一种产业的观念,树立大文化观念,更应牢固树立市场观念。

树立文化观念是一种产业的观念,就是围绕农村整体发展目标,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文促经,以文助文,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使文化工作尽快进入市场经济的领域。发展文化产业时,一定要立足于自身主体业务优势,坚持产业不离文,以产业兴文的思想。可以探索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基层文化单位将部分文化服务当作第三产业来抓,如文艺演出、业务辅导和培训等;二是把部分文化产品开发转化成商品。如经常参加一些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探索出有利的商机,如我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都白白闲置,没有利用和人开发实在令人惋惜。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念的落后和淡漠。大多数艺人仅把自己的手艺当做一种业余爱好,并未意识到自己手艺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更不知道用自己创作的艺术品去赚钱。如用根雕、剪纸等都可以广为开发。发展文化产业还可以延伸文化主业来发展文化产业,用文化馆场地开阔人才集中的优势,开办儿童文化园、业余艺校,创办文艺广场演出活动等。总之,文化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大胆走向市场,坚持依托事业办产业,办好产业服务事业,才能走出困境。

发挥集体和个体办文化的作用,对农村已经出现的个体户、个体文化服务公司都应该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在工作范围和内容上,农村文化应把文教科体融为一体,不能把群众文化理解为是单纯的文艺活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道文化、广场文化都应包含在内。

树立市场观念,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为市场经济服务中,选准位置、找准方面,找好切入点,从而使文化工作与经济建设相互结合,互相促进。二是抓好文化的市场开发。要认真研究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群众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文化这种特殊商品的水平。

如一些旅游者到哈市旅游,常抱怨买不到具有哈尔滨特色的纪念品,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如果人们的观念缺少与市场的对接,企业缺少对民间艺人的扶持,那么民间艺术精品就很难形成体系。

可以说,至少从目前看,我市的一些商家不注重开发文化产业,投资者对当地的潜在文化市场研究不足,选项不准。弘扬黑土地域文化,挖掘民间民俗艺术宝藏,引导民间艺人走向市场,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一个契机。如何抓住和利用这个契机,使文化产业走向市场,走向辉煌,是一些有远见的文化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课题。

从目前情况看,困扰基层文化工作的原因很多,其中活动经费不足、文化自身造血功能是一个重要方面,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单位事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要做先进文化的实践和建设者,就要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上下一定功夫,更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提敢抓文化的经济效益,为基层文化工作者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

如果每个县市都开办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工厂,如木兰的地毯,阿城的青铜器、版画,巴彦的剪纸,双城的秸杆工艺灯等,各具特色;如果项目选准,宣传到位,市里对选定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予以启动,文化产品在迈向市场时就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目前公益型文化单位的经营活动往往容易受到观念上的陈旧而造成实质性的制约。只有通过更新观念,勇于面对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把文化工作做得更好。

上一篇:山东地区“割绒纳绣”研究及在现代服饰中的应... 下一篇: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