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2-09-26 05:06:15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数学中蕴含着人类优秀的情感品质

数学观念是人们对数学的基本看法和整体认识,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学教育只有把落脚点放在形成学生的数学观念上,才能将教学活动真正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摆在教学的突出位置,注意观察、归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规律,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过程,把数学观念的培养和教育纳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教育等过程中去。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每一个儿童天生具有这种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数学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人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由此可见,学习数学的过程蕴涵着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涵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因素。

二、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数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那么无疑就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营造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快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数学本身就充满了奥秘和探索。通过培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并从中体会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实践证明了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如认知、理解、应用等规律外,还要重视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内在动机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欣赏数学美需要教师的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应充分体现这一点,如简洁、对称、对立统一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然,这不是简单地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借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改变学生认识事物的角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渗透在整个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首先,教师要寓教于乐,给学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人格,用自己高尚的情操逐步影响学生。再次,教师要和学生沟通感情,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需要,也是全面育人的需要。学生被动学习乃至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眼里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是灰色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善于发掘蕴含于知识本身的情感,并善于艺术性赋予知识以情感。有了情感,知识就有了生命,学生就会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价值,对于自己感到有魅力和价值的东西,学生怎能不孜孜以求呢?如在“有理数”的教学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概念,很难理解,常常混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一位理解错误的学生当营业员,规定收入为正,付出为负,然后我模拟着向他购物,我买了七元的货物,付给他十元,他记了+10,然后他找了我三元,记作-3,接着,大家一起活动,……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一方面感受到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数学本身有深刻的美的内容。如在图形的变换内容学习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由变换而来的美丽图案,这样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四、努力拓宽数学情感教育的天地

从本质上讲,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学,数、形、关系、可能性、数据处理等,是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学把握,并反过来不断地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和矫正中发展起来的。而数学过程则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模型、理论和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和经验,通过对业已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向更高层次推进,并反作用于更为广泛的现实,对其作出解释和应用。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平时学生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缺乏切身的感受。课外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广阔天地。

首先,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外活动。如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记下快乐、进步,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或记下困难、挫折,倾吐心中的不快,使心情变得舒畅,以便调整心态,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

其次,设置探究性强的实践作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开展探究性学习,非常适合情感教育的需求。探究性学习重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学了“统计”知识后,我让学生统计一下自己家庭近几年收入与开支情况,统计班上同学家购置手机、电脑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与前两年作比较,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成功和自信,较好地渗透了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的情感教育,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希望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些特点,以初中数学课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河北乐亭县庞各庄初中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的思维能力 下一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