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车率及对策

时间:2022-09-26 04:59:09

院前急救救护车空车率及对策

[关键词] 急救;对策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147-01

救护车空驶是院前急救中救护车在执行急救车转运病人任务时未遇到抢救或转运对象而造成的空车返回,救护车空车返回这一不正常的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它不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院前急救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由此使一些急危重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原因

1.1 外部原因

1.1.1 急救知识缺乏及急救意识淡薄。病人及呼救者不知何种情况应急救,茫然拨打“120”急救电话,拨后不知如何处理,如何进行自救互救,有时因病情缓解或不属急救而拒绝接车或不等救护车到达自行离去;有些拨打呼救电话者为旁观群众,因不愿承担责任而不向病人说明已叫了救护车。

1.1.2 急救网络尚不健全,网络建设不够完善,急救站点设置不合理,有的局部区域急救站点过密,有的局部区域急救站点过疏,致使站点过疏的区域需增援的时候,造成急救半径过大,时间过长。

1.1.3 路况及天气原因,途中交通堵塞,社会车辆及行人不避让急救车,或因雨、雪、风等造成道路积水,路滑不能行进而致行车延误。

1.1.4 交通事故或公共场所,马路边突发病人,当事人或路过行人不懂或忽视了正规抢救的必要性,一味求快,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拦车自行送走。

1.1.5 骗车是少数青少年或素质低下的人搞恶作剧。

1.2 内部原因

1.2.1 急救人员本身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急救人员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急救程序及制度,急救程序的制定为急救的规范化及急救时间的缩短将起重要作用,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延误出诊时间造成空车的主要因素之一。②急救人员的相对不足,急救具有时间的不确定性,高峰出诊时间过长,可造成人员相对不足,致使出车延误。③缺乏急救措施与宣传不力,急救人员到现场时,往往受到条件限制而不能进行较复杂的处理,呼救者往往会认为急救人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失去等待信心,急救现场不能及时有效宣传现场急救的重要性也会使其它呼救者不愿等待。

1.2.2 120指挥中心传递急救信息因素主要有:①接诊病情不明,问诊过于简单,造成派车错误或半路返回。②接诊地址及方式不明,派车后失去联络,呼救者地址报告错误,电话打完后未挂断或占线,手机关机,呼救后离开呼救电话等,使指挥中心无法与现场联络,造成无法接车或延误到达时间。③不能正确及时用电话指导病人或呼救者自救互救,接线员指导呼救者自救互救赢得抢救时间并避免急救病人自行离开现场而造成空车。

2 降低空车率的对策及方法

大力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扩大市民对急救电话的知晓度,及正确使用120急救电话,扩大急救知识的普及,使群众具备初级的现场自救互救的知识和了解现场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急救网络建设,使急救网络建设更趋于合理化,加大郊区急救网点的建设。

加大对急救事业的政府投入,改善急救车辆状况,投入GPS系统,就近调车,从而缩短急救半径。

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做好急救人员岗前培训和复训。

(收稿日期:2007-07-25)

上一篇:论企业医院形象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 下一篇:立足根本防治羊水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