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牌楼》

时间:2022-09-26 04:23:18

作者韩昌凯并非“学院派”研究者,小学毕业后他就没再接受正规教育,先后从事的机械与建筑行业也均与牌楼无关,但在这个课题上,跟他“撞车”的学者还鲜有人在。自2002年《北京的牌楼》一书出版后,他理所当然地被公认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现在,他又出了一本《中华牌楼》。

韩昌凯独钟牌楼。在他看来,“牌楼乃国粹,国人当熟知”,“牌楼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是变化最大,样式最多、分布最广,结构最特殊、历史最悠久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他认为,中华牌楼不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民俗风情,而且发展至今已经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代表。

本书从牌楼的历史沿革,大体分类,结构特点等三个方面系统地进行阐述。

韩昌凯将牌楼大体分成六类:官式牌楼、苏式牌楼、滇式牌楼,晋式牌楼、粤式牌楼、徽式牌楼。随即旁开一笔,认为也只能是个大体分类而已,――“拉萨的关帝庙牌楼和安徽亳州关帝庙竟然一模一样,如出同一匠人之手”,说明各类牌楼之间也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讲述各类特点时,作者不但言其区别,甚至夹杂分析,地理和气候如何影响各地牌楼的形式――“徽式牌楼以石牌楼为主,少有木牌楼。梅雨天气对建筑物的侵蚀是很厉害的,对于这种侵蚀,石牌楼优于木结构。江南虽多梅雨,但风沙较少,这也使苏式木牌楼的优美翘檐得以经久地展现”。

讲述滇式牌楼令人叹为观止的艳丽奇特时,韩昌凯带出一句:“在‘天子脚下’的苏式牌楼很难表现出苏式彩画的强大优势,如同边疆少数民族的服装一样,滇式牌楼却极尽张扬滇式彩画的鲜明色彩。滇式彩画比苏式彩画更加活泼和艳丽。中华民族的包容性在滇式牌楼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提到木牌楼和其他传统建筑一样要“常修常新”。韩昌凯写道:“按传统的说法,建筑常年失修还会影响风水。牌楼本来就是标志性建筑,失去原有的形象即标志着财力的衰败”。继而讲如何制止拆毁牌楼的故事。

这样的旁征博引,非对牌楼及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熟悉的人不可为。

本书之可读,穿插其中的多幅实景图片及丰富的示意图功不可没。

早在几年前,为了写好《北京的牌楼》,韩昌凯孤身一人走遍京城十八区县,逐一考察北京的新老牌楼,“每个牌楼我都走到了”,他拍摄了大量实景照片。书中使用照片近400张,所附的“北京牌楼一览表”中列出有名有姓的牌楼368座。

他的足迹当然不仅限于此。从《中华牌楼》我们可以看到泱泱中华牌楼大观,甚至能欣赏到走向世界的“美国洛杉矶中华牌楼”。“加拿大华人街的中华牌楼”,“英国曼彻斯特唐人街牌楼”等多幅图片。

本书多幅类似“官式木牌楼各部明称示意图”给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坠山花、铁挺勾、雀替,戗兽、云头昂、夹杆石、垂柱……这些难以理解的陌生名词在图中变得一目了然。

因为作者的旁征博引及丰富图片,尽管书中对每个牌楼所涉及的人物典故(往往是导游介绍牌楼时浓墨重彩的部分)少之又少,仍显得十分易读。本书唯一介绍得比较详尽的牌坊人物故事,是被称为“牌坊”的克林德碑,对这个花板上刻有英文,法文和拉丁文的耻辱的牌坊,竟然用蓝色琉璃瓦顶,韩昌凯似乎未能释怀,究其原因,留待读者细细品读了。

“牌坊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如果你也曾听过一些导游曲解牌坊文化,令这种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面临“走样”传播。那就看看《中华牌楼》。

《老行当》

丛书名:老重庆影像志

李金荣 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定 价:25元 148页

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分工,大家比较统一地称为“行”。行当中所做的事,称为“当”。老行当是对社会上正在消失的各行各业的总称。随着时代变迁,“老行当”已是渐行渐远。如果读者能从这些“正在消亡的老行当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则是本书最大的愿望。

老行当已经成为重庆人对这座城市永恒的记忆。每当我们走在重庆“不货街”、“磁器街”、“打铜街”,“草药街”,“磨房街”这类以老行当命名的街巷上,看到那些几乎要永远尘封起来的老行头,总觉得心里踏实。

《老重庆影像志》丛书共十本。它们从不同的视角,管窥这座城市的昨天,内容涉及市迁,政治演变,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方面,尤其是对老重庆的个性与嬗变,老重庆的灵性与魂魄,老重庆的根与源,力图以图文并茂的表述,与读者作寻根之旅。

《云上精灵:阳江风筝》

丛书名: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作者:冯峥 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 广东省出版社 定价:23.5元 48页

美国华盛顿的国家航空博览馆入口处,有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牌子旁边还展览着一架巨大的中国风筝。

风筝始于中国,已被著名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编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大概应是全世界不争的事实。但风筝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开始有风筝?也许有的中国人也说不清楚。

综合国内外民俗学家的看法和民间传说,关于风筝起源大概有通幽,斗笠,树叶,帆船,飞鸟等几个说法。中国民间认为,每年清明时节,便有一段鬼门关打开的短暂时间,活着的人便要给死去的亲人送上些吃的,用的,这就是清明上坟、扫墓等民俗活动。

除此之外,如果还要与死人“感情交流”,“对话”,那就要依靠放风筝了,人们把风筝放飞后,割断线,让它随风飘到看不见的地方,入了鬼门关,这就送去了对亲人的怀念。这习俗和阳江风筝之“对亲人怀念”和“传递信息”两个起源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云上精灵阳江风筝》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分册,具体介绍了,阳江风筝放飞艺术,阳江风筝的制作艺术,风筝的禁忌,珍藏阳江风筝的诀窍,阳江民俗与风筝文化,“风筝大王”梁氏兄弟等。

《满族生活掠影》

刁书仁 编著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定价:17.80元 315页

满族是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辽阔的东北大地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肃慎,挹娄、勿吉,金代为女真。天聪九年,清太宗皇太极废旧有族名,改称满族。

《满族生活掠影》重点把写作视角放在社会生活方面,全书32个题目,主要写满族的饮食,服饰、居室,姓氏,家族,人际关系,,婚丧嫁娶、戏曲歌舞等,以此反映历史上满族的社会生活。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高福民 主编 徐宁 倪晓英 著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定价:35元 142页

由于贝聿铭在国际建筑界不平凡的经历和业绩,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建筑方案,从一开始就引起广泛关注。2002年,以85岁高龄重新出山的贝老,在被他自己称为“圣地”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承受了“人生最重要的挑战”。

本书以图文相间的形式,详尽记录了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全部过程。

5年中,贝老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不仅亲自担纲设计,还不辞辛劳五次亲临现场指导,对建筑和园艺的每个细节,都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要求,力求完美。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前进一步,都要研究一下中国文化和苏州的传统。”他对自己提出了挑战,就是要造一座不只是遵循了中国和苏州的传统,还要有21世纪创新理念的作品。这座建筑不会破坏拙政园历史街区的整体风貌,不会与苏州古城传统的风貌“争高低”,但也决不会被周边的建筑所淹没。贝聿铭贯彻的条设计原则是“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一位名冠全球的智慧老人,用自己最丰富的情感和经验,把凝聚自己一生勇气和智慧的封笔之作留给了故乡,苏州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他赋予历史街区以新的生命,并以建筑艺术的方式,完美拉近了他与故乡苏州之间业己逝远了的时间距离。他的赤子情怀,他的创新理念,他的卓越智慧,将伴随这座精美的传世之作,永远留在故乡,留在故乡人民心中。

上一篇:不能忘却的祭奠 下一篇:贝聿铭的姑苏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