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课堂管理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9-26 03:49:06

浅析高校课堂管理的积极作用

摘 要:课堂管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高校教育的对象和教学模式的特殊性,课堂管理显得尤其重要。科学有效的高校课堂管理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形成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 课堂管理 积极作用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具有认知与管理的双重任务。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M.A.BANY)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教师从事的一切任务中,没有比管理技巧更为重要的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忽视课堂管理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显著增强。高校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误解,认为大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增强,课堂上没有必要像对待中小学生那样经常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大部分高校教师更多地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而缺乏课堂管理意识,习惯于单向给学生传授高深、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高校教师片面侧重传达教学信息,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注意力和行为变化不予关心,不注重改善课堂环境和课堂人际关系,造成课堂管理方式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生机和活力。为此,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讲课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管理是一项融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技巧。从时间上讲,课堂管理主要有教学内容导入时管理、课堂教学主体环节管理以及课堂教学结束时管理;从内容上讲,课堂管理主要有课堂秩序的维持、课堂气氛的调节控制、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资源紧缺,很多课程教学采取大班授课制,这样高校课堂管理显得更加迫切。

第一,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虽然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学习的主动性等品质都已经处于成熟阶段,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但是,他们课堂上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仍然难以长时间维持。尤其是高校教师因为专业知识一般系统而高深,往往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很多大学生不满足于高校教师大量的给他们灌输知识,也不满足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对教师的讲授给予被动地接受或者消极地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灵活地采取多种授课形式外,还应该加强课堂管理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根据大学生个体元认知的不同构成因素以及其元认知发展特点,有意识训练他们的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能力。大学生元认知知识的掌握得较好,而元认知监控能力较差,因此,高校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元认知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克制、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感悟,使教师的课堂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为,以达到最优的课堂管理效果。在加强教师外在管理的同时,重视学生内在管理的作用,强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让学生承担他们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增强高校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能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其从事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是教师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达到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课堂气氛的调控最为关键。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热闹与安静的有序转换、自由与严格的和谐统一。高校课堂气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严肃、融洽、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听课严肃认真,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受学生学习气氛的感染则信心十足、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效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并且能从中积极反省、思考和总结,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监控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成功的课堂管理还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培养学生成才的能力。教学效能感既受内部因素如教师自身的自信心的制约,又受外部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生理、心理日臻成熟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基本成熟、稳定。在现今知识飞速发展、信息急剧爆炸的时代,他们认识外界事物的途径和手段日益增多,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某些方面所拥有的知识完全有可能超越老师,很多高校教师面对这样朝气蓬勃的学生群体,往往信心不足。通过成功的课堂管理创设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师生民主讨论、互通有无、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容易增强教师的自信心甚至挖掘潜能,大大提高其教学效能感,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形成健康人格。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以及网络虚拟空间的冲击等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学生涉世不深,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大众传媒的反复强化,他们往往轻易接收具有流行色调的趣味标准和外在诱导,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市场化;他们往往片面强调个性发展,追求自由和权利,对学习、交际、择业等普遍采取宽松的态度,放松了修身要求,淡化了理想信念。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使大学生主动地思维和感悟“求知”、“学做”, 学会做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在集体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将正确的道德观、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管理并不是要在学生心灵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是创造一种守秩序的精神”。可见加强课堂中的秩序管理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将来社会的秩序精神的建立。通过“课堂管理”来维持教学秩序以及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道德高尚的合格公民和劳动者,这一点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显得意义更为重大。

第四,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确立和巩固。

当今社会,文化信息渠道多元化,由于大学生的专业性、自主性、独立性、社会性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已有一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关系,与老师的交往已经比较疏远,出现了明显的“代沟”现象。在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像与中小学那样频繁,除上课外,其他时间没有什么交往,其交往只限于传授知识,情感间的交流比较少。加上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班集体规模越来越大,师生之间的信息交往频率低,师生关系更趋平淡化,甚至出现师生互不相识的现象。有效的课堂管理在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增进师生情谊方面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拥有强烈归属欲望的社会生物,大学生的所有行为都表现出要求被接纳和被重视的愿望,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这些心理需要而发生。有效的课堂管理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引导其他同学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给正在发言的学生一个受尊重受重视的环境,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他会感到自信,从而喜欢集体生活,进而形成信任、宽容、友爱、尊重、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长期以来,学生会对民主、平等的教学产生好感,也以爱对待老师。这种“爱的回流”又会激起教师对学生的新的爱。这样师生感情日益加深,反复互为因果,建立起师生道德关系的良性循环。

总之,高校课堂管理不仅能有利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而且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改善高校师生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时代特征搞好课堂管理,是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德广主编:《高等教育学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

[2].张承芬主编:《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赵长芬: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硕士。

上一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方法探讨 下一篇:普通高校对舞蹈的需求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