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为什么不可忽视

时间:2022-09-26 01:33:59

美育为什么不可忽视

摘 要: 美术课程的本质性质是人文性,感受美术课程的基本特征,感受其视觉造型所带来的美。理解现行美术教材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意义深远。呼唤人们关注美育,不容忽视。

关键词: 美术课程 性质 基本理念

现行的中小学的美育条件、设施尚不完备,学生、家长甚而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对于美育不够重视,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我要说,美育不可忽视,因为美术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也决定了它的地位和重要性。

一、认清美术课程的性质

认识一个事物,最先应认识它的本质。美术课程的内容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

美术课程的性质体现为人文性。《课标》对美术课程的定义是:“以对视觉形象(人们即可以看到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数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这番话描述了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

美术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视觉形象,而不是其他东西。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础,如数学的基础在于数字、符号;语文的基础在于文字、语言的表达。而美术学科,不管是平面绘画,还是三维的雕塑作品,甚至一些实验艺术,其基础都比较倾向于视觉造型性。视觉形象是基础,美术课程应如何针对这个视觉形象展开教学呢?具体有三个角度,即感受、理解、创造。

第一要看感受。感受其形色之美。观看视觉形象,如要注意它的形状、色彩、结构、材质、肌理、空间、比例、规格等。这就是感受,感受是和观看结合在一起的。所谓整体的观察方法就是从大的地方着眼,看细节,然后将细节与这个整体进行比较。作品细节丰富、具体,但不失整体效果,这恰是徐悲鸿讲的“尽精微致广大”。

第二就是要理解。理解其寓意之美。因为视觉形象是有寓意的,能够表现一些东西。如果我们看到人家提供的一个图形,一个形象,无论是一般的事业形象也好,还是作为艺术形象也好,则都需要理解它。比如太极图是什么意思呢?它代表了阴阳两面,天地两部。白中有黑,黑中有白,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最具寓意的表现。

第三就是要创造。创造具有美感的形与色。美术不仅是动嘴、动脑,它还要创造。创造,我的理解是,用手或者用手操作工具。如画画一般是用笔,笔是用手操作的。然后运用技法改变材料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这就是创造的本意。创作需要技能。技能包括很多种,剪、刻、雕、塑、折、曲、卷、贴、染等都是技术,是创造美的技术。

对于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多人质疑其他课程也具有实践性,那么美术课的实践性跟其他课程的实践性何有区别?美术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物象,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所以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具有独特性。实践性还意味着美术不是一个理论思维课程,它需要动手实践。

美术还有愉悦性,艺术创造过程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艺术学习也应该是个愉悦的过程。最终的创作结果是让大家都感觉愉悦的视觉形象。如果美术上得跟数学课一样,美术课还有意思吗?所以应该跟其他课程有所区别,强调它的感性、愉悦性,让学生真正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美术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感性的,令人愉悦的课程。美术课要上出美术课的感觉,有其独特之处,这就是特色。

二、认清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1.美术教材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义务教育不是针对专业人士的教育,而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所以美术课程,不能只向少数有天赋的、有兴趣的、有条件的学生开放,而应该向所有学生开放。面向全体学生,是建立在一个基本条件之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潜能,每个人的潜能都获得不能程度的开发。潜质不一样,那么发展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面向全体学生,不是说说而已,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采用教学方式都要体现这一点。中小学中,很多老师都按专业要求让学生画明暗素描,但熟悉中小学生的人都知道,学生基本上画不了那样的东西。想想我们在专业学校学习,画素描要多长时间?先从石膏开始,然后头像,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中小学有那么长时间给你学素描吗?肯定没有。因此,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施教。

2.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其实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因为没有更多的外在诱引和压力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美术。家长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认真学美术,但是家长有可能强迫自己的孩子认真学语文、数学、外语。所以,美术学习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带来快乐。

所以美术课如果上得很单调,就是一件非常没意思的事。我们可以给学生讲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苦练基本功。于是,我们让学生画鸡蛋,第一节课大家画鸡蛋,第二节课还画鸡蛋,第三节课还画鸡蛋,这样美术课会有什么结果?学生肯定会觉得美术课太单调了,没意思。有人会说这可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但是我觉得美术课太过强调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可行,毕竟这不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3.美术让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

关注文化是美术教育的一个国际趋势。美术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体现为通过整体文化的特征了解不同群体的美术,通过不同群体的美术,了解整体的文化特征。同时现行的美术教材贴近学生生活,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地让学生学习,让艺术走进生活或者生活艺术化,如生活中的标志、招贴、饮食、包装、收藏等。

4.美术教学注重创新精神

创新应该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为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美术学科要接触一种现象、一种情景,它不是完全理论的东西,而是注重操作性,所以它能够培养一种创造的技能或者方法。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课程可以用正确和错误进行判断,美术课程中极少有这种东西。难以简单地说,哪个错的,哪个是对的。美术在于人的发现、在于人的感知和创意。

文章对美育的性质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中不难发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尽管现行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条件和设施还有待完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美育不可忽视,因为它作用于衣食住行,也必将影响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呼唤人们重视起来,美育,不可忽视。

上一篇: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 下一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