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6 12:19:4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孕产妇的常见并发症,而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妊娠高血压疾病中的严重并发症,亦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该病发病急剧,且病情凶险,可严重地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故及时地进行诊断与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均符合妊高征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和早期心衰诊断标准2,3。年龄22~40岁,平均33.7±5.1岁;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5例,均为单胎;产检16例,未产检12例;发病孕周30~41周23例,产后3例。全部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病、高血压及肾病史,均因妊娠而并发高血压与心力衰竭。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解痉治疗,其中17例患者采用10~20mg酚妥拉明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0.2~0.5mg/分滴速滴入;另11例患者采用10~20mg硝酸甘油加入250ml 5%葡萄糖中以微量泵推注,根据患者的血压每15分钟调节滴速,同时缓慢静推西地兰0.4mg,2~4小时后重复用半量西地兰。全部患者均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结果

产妇情况:本研究28例患者中,行剖宫产25例(89.29%);阴道分娩2例(7.14%),均采用会阴侧切;其中1例(3.57%)采用阴道吸引产助产。25例行剖宫产患者在抗心衰同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患者产后5~12小时内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2例行阴道分娩患者术后6小时均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全部患者均无死亡。

新生儿情况:结果显示,由于1例胎儿死亡,故新生儿27例。结果显示,新生儿Apgar's评分1分钟>7分9例(32.14%),5分钟10分;1分钟4~7分15例(53.57%),5分钟9分,10分钟10分;1分钟2~3分3例(10.72%),经抢救后5分钟4~6分。新生儿的Apgar's评分比较,见表1。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会出现小动脉痉挛,左心负荷过大,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积极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衰的同时,医护人员考虑终止妊娠为抢救母婴生命安全的重要对策,因为妊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的影响,加上患者产时出现的疼痛刺激与疲劳,往往会引起心衰急骤增加,而于麻醉监护下进行剖宫产能保证分明顺利并迅速结束,故采用剖宫产来终止妊娠是最有效出去病因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28例患者中行剖宫产25例(89.29%),阴道分娩2例(7.14%),1例(3.57%)胎儿死亡而采用阴道产钳助产。25例行剖宫产患者在抗心衰同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2例患者产后5~12小时内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2例行阴道分娩患者术后6小时均再次出现心衰,后经抢救成功。1例胎儿死亡,新生儿27例,其中新生儿Apgar's评分1分钟>7分9例(32.14%),5分钟10分;1分钟4~7分15例(53.57%),5分钟9分,10分钟10分;1分钟2~3分3例(10.72%),经抢救后5分钟4~6分。综上所述,孕妇应按时接受孕期检查,及早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避免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应视病情的变化,无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衰是否纠正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有利于母婴的预后。

上一篇:两种溶栓方法治疗42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酚妥拉明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