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

时间:2022-09-26 12:17:48

浅谈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27-02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令大部分教师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初别常见。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老师、学生往往都是"费力不讨好",搞得师生疲惫不堪。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与致力提高中学生作文教学的老师商榷。

1.抓住新课程作文改革的契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从更新教学观念做起

新课改为作文教学带来了契机,尤其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切实解放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敢于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2.充分利用现代的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和虚拟的一些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写",也就是要有充分的材料,一旦有了材料,他们就会跃跃欲试,兴趣浓厚,写作就会取得显着的效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应成为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激发兴趣方面,我们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2.1 开发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我们可以为学生建立网络作文本,先在作文网平台上申请账号,填写详细资料。学生在成为会员后就可以投稿了。指导学生如何在电脑上打文章、修改作文、保存、等。并且利用作文网平台的相关设置,建立学生的作文成长档案。所有作文都有"作文得分". 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多发作文,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写作兴趣。

2.2 虚拟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 通过创设适宜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仔细观察,努力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入写作。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便感同身受,有所触发,引起对相似生活经验的联想或想象,激发起心中强烈的写作兴趣。

3.强化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积累和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初中生在作文创作的时候一般会面临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来的问题,他们的作文对模版的依赖性较强,很少有学生写自身的感受。因为写作素材的缺乏,很多的学生只能凑字完成任务,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多的是学生远离生活,缺乏必要的写作素材。为此,要想优化学生的作文教学就要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创造写作素材,让学生感同身受,亲临生活环境,如带领学生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时,都可以把这些当作积累素材的好时机。丰富的校园文化,多彩的校园生活,如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五四"才艺大赛等,学生都非常高兴。活动过后,让他们口头叙述活动过程,谈谈对活动的感受,学生都特别兴奋,语言也较流畅。于是,我就顺势引导:你们想不想把这些有趣的活动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呢?学生自然都非常愉快地投入到写作中来了。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生成"。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作为老师就要仅仅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某学生因小事大打出手;午餐时不排队被扣分等。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只要我们好好引导,都可以称为学生习作的大餐。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去探索奥秘,去充实人生,去感受社会之博大、生活之艰辛,关注社会焦点,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果我们教师如此引领学生去感悟,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充实而多彩,也就有了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了,作文也就有了"源头活水"。在实践、生活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而且一旦有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一定的写作习惯,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发实感、抒真情。

4.写法从读法中求,快速便捷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会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读写结合,做到以读带写。

4.1 从读中学语言、学表达、学写法。在教学中,重视课堂指导读,培养语感,借读促写。紧扣重点训练项目,选择恰当的读法,通过感知课文时的"配乐读""配画读""范读"; 分析课文时的 "个别读""引读""角色读";总结课文时的"回味读"等形式,有目的地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对课文中优美的章节要让学生下工夫去精读细品,以便从读中学语言、学表达、学写法。加强课外"博览读",丰富词汇。 通过"读",可以让学生活跃思维,丰富语言,掌握写法。

4.2 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阶梯。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平时就会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把自己的见闻思考所得写成日记。学生每读一篇优秀作品,都要详细地填写阅读记载薄,力求做到说清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4.3 多元参与批改作文,保护学生的写作热情。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完全由教师修改,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高效低耗,既累了教师,又限制了学生,甚至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这种不平等批改方式应该彻底改变,教师要放开话语权。 这种师生共同参与批改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之间又加强了沟通。当然,学生自改、互改、教师主批,这些形式要经常变换,才能使学生保持兴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中的作文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大胆实践,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上一篇:创新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 下一篇:浅谈利用农村特有资源培育小学生习作兴趣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