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9-25 10:25:2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教学探究的过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问题――探究――实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探究学习的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问题――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从学科的特点来说,问题探究离不开实验,实验是问题探究的必由之路。从现代学习方式来说,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视为探究的起点,以及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视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以问题为起点,以探究为主线,以实验为载体,将“问题――探究――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之一。

二、“问题――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物理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或关系到事物的现象,或关系到事物的本质。如,影响压力作用效果有哪些因素,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对此,教师要结合教学。注意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例:将一只充气气球放在一块露出一根钉尖的木板上,在气球上同时压上几本物理课本。随着“嘭”的一声。学生看到气球破了。然后,再将一只相同的充气球,放在一块露出约20根密布钉尖的木板上。这时,学生正为气球的命运担心,却意外地发现气球被几本物理课本压扁了,气球并没有在钉板上爆裂。于是,引起了学生的质疑。这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2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许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联系点。提出相关问题;抓住类比点,分析问题的本质特点。如在“热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热学”知识相关。同学们发现、夏天,卖冰糕的冰柜上盖上了被褥:冬天。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袄御寒。

问题一:那棉袄究竟是保暖还是保“冷”?接着,笔者以多媒体展示美国航天飞机及我国神舟飞船的发射情景。美国航天飞机发射时,机体上的绝热瓦出现掉落的现象以及我国神舟飞船发射时从箭体脱落的一些包裹箭体的泡沫材料,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从热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问题二:这些绝热瓦、泡沫材料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思考,作出如下分析:航天飞机往返太空时,由于速度很快,与大气层摩擦发热,机体温度骤然上升。为了保护航天飞机,在机体外面罩上一层绝热瓦,从而起到隔热作用。而神舟飞船发射时,发射场温度很低,用上泡沫材料也是起到隔热作用。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过程,是科学实验的基础。

3 结合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结合科学探究,重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2009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连降大雪。于是,我结合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科学探究: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过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减小,汽车容易左右滑动,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就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cm~15 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上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减少交通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这样,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与交流等过程。使“问题――探究――实验”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问题――探究――实验”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它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凸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突破。

上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的三大误区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的情绪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