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在新闻实务实践教学中的育人模式研究

时间:2022-09-25 10:20:00

高校校报在新闻实务实践教学中的育人模式研究

【摘 要】分析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高校校报具备的媒体功能以及作为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基地的可行性,以《梧州学院报》为例探讨利用高校校报推进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培养新闻实务人才。

【关键词】高校校报 新闻实务 实践教学 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25-03

当今的中国高校校园媒体有校报、电台、校园网和校园电视台等,它们用各自不同的载体反映和报道校园新闻信息、记录学校改革与发展进程、反映校园文化以及对校园现象起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校报是高校校园的主要媒体之一,它不仅具有新闻信息传播属性,还有实践育人的属性。这两个属性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对新闻实务人才的培养,它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作用的特色更加明显和不可替代。本文试就如何有效地利用高校校报培养新闻实务人才进行探讨。

一、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闻实务,顾名思义,就是新闻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操作上包括采、写、编、播、收等一切新闻行动能力;在课程上包括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在考核上包括基本测试和综合运用等,涵盖新闻媒介出版的一切从事新闻的活动。

新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求必须在实践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才能把学科内容全面、系统地教授给学生,通过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采、编、写以及多媒体运用等各项技巧,从而掌握媒体实际运作能力。新闻实务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实际能力操作,尤其是与业界密切结合,与新闻业发展同步。近年来,社会传媒在快速发展,高校新闻教育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新闻教育不能完全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育人”与“用人”脱节的现象,表现在课程设置、教材、师资、实践等环节与媒介现实不完全相匹配,或者说严重滞后,或者说新闻业界走得太快,而高校的人才培养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教材方面,关于新闻实务方法的教材寥寥无几;师资方面,高校这些年招聘教师都是要求高学历和高职称,所以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教师本身没有媒体实践经验;实践教学方面,一是缺乏师资,二是缺乏实践基地,每年大量的大学生要到媒体实习,但容纳不下,而媒体本身的工作性质的自由性又使得实习工作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

由于理论教授与实践教学的脱节,因此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同时,新闻媒介的迅速发展,变化往往超越计划,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媒体的忙碌和躁动又无法安下心来“传帮带”新人,从而影响了刚走出校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度。

二、高校校报的媒体功能

1998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文,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校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校园新闻媒体,它以高校为主要报道内容与发行范围,以高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具有新闻性特征,具备信息传播、宣传教育、舆论监督、文化传承和娱乐健康等功能。

(一)喉舌功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校报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同时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校报的宣传报道功不可没。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舆论工具,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忠实记录者。高校的改革思路、重要决策、重大成就,校报都给予了充分、及时报道。高校校报还是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重要平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二)纽带功能。校报是沟通学校和广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学校工作的驱动器。一直以来,校报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反映教师和学生的呼声,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师生生活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日常行为的影响和修正,丰富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校报广泛宣传校园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在师生中起榜样的作用,师生也可以通过校报抒情言志。

(三)实践教学功能。一个媒体的存在,一份报纸的运作,它必须有行业标准和规范,浅显地说,它必须有记者、编辑进行采编工作,必须有策划、发行完成流程。很多高校校报运作的情况大致是这样:一个或几个老师兼职或专职负责采编和出版工作,有编制和独立的办公条件……这样的特点很适合在校大学生参与,因而就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用新闻理论去践行新闻实践工作,使课堂内外结合,活学活用,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再上升为理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使一些有专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基地的可行性

社会对新闻实务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强化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手段,它需要两个层面的支撑:一是有业界经历和经验的师资,二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很多院校沿用的是让学生进入新闻媒体,并在媒体从业记者、编辑的指导下开展实习。这种做法由于媒体接待能力有限,同时媒体的改革和竞争呈白热化趋势,让媒体人应接不暇,对实习生的指导难以系统“传帮带”,甚至希望实习生一来到在业务上就可以“上手”。因此,实习很容易流于形式,学生锻炼机会少。利用高校校报建设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生涯,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校报阵地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近年来,有专家提出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的观点,呼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强化大学生在校的实践环节,突出学以致用;改变以课堂教学为单一载体的狭隘教学观,确立以人才培养为轴心的大教学观,将学校所有的工作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方案,开展以专业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总体课程建设的一部分,与第一课堂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课程目标设计上应保持一致性、延续性、互补性;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本着立足专业、培养能力、拓展素质的原则,内容设计以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宽视野为目标。

高校校报设在校园客观上已经招募了有兴趣爱好、有综合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的全程参与,将之定位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载体,又与第一课堂知识教学对接,同时又可以解决编制内人员不足的现象,是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

新媒体时代,报纸的阅读率下降成了不争的事实,校报虽然不参与市场竞争,但也会受到读者阅读习惯的影响,此时校报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愈加凸显,甚至成为其价值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校报与校内新闻和传播教学院系共建校内大学生新闻实践基地,既为校报建立一支始终对新闻传播充满激情和关注度,好学习、有能力、素质优的采编队伍,同时,进行“课程嵌入”和“定制培养”,利用校内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边学边用、活学活用的教学和实践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校报这一载体演变成新闻实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是一个不出校门的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的试验田,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实践教学常态化、日常化,经费有保障,而且整个实施过程监控、引导到位。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高校校报锻炼的大学生,提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价值的能力、推动自身更好发展的能力。这既给校报的持续发展开辟一个创新模式,也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应有贡献。

四、以高校校报推进新闻实务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创新

(一)高校校报的育人模式创新。高校校报作为新闻实务实践教学基地,最重要的是实现舆论导向育人和阵地育人模式上的创新。

第一,舆论导向育人模式创新。高校校报是大学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方面担负重要责任。新闻实务能力,最重要的是舆论引导的能力。舆论导向正确,传播的就是正能量,舆论导向错误就会误国误民误己。因此,首要的任务是舆论导向育人模式创新。高校校报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围绕高校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从而培育出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报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范畴,因此要常态化宣传报道好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从而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

第二,阵地育人模式创新。阵地育人模式创新就是改变以往高校校报由高校教师包办的做法,改由教师指导、大学生参与校报日常的运作,使得他们由传播的客体转变为传播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而是一种以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的专业训练教学,即以学生扎实的新闻实务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学生的新闻理论分析能力、采编动手能力及解决采访、编辑、排版和出版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学会将新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因此,高校校报作为阵地培养大学生新闻实务能力,完成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和实践环节,形成与专业训练教学要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值得探索和实践的。同时,从目前的传播态势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占据主体地位,作为传统的校园媒体应该创新和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

校报阵地育人模式创新的具体途径是:组织一支大学生通讯社队伍,全员参与校报的日常运作;与本校中文院(系)、新闻学院(系)合作签订新闻实践基地协议,让校报成为大学生不出校门的新闻实践基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与孵化园。

校报的出版周期有周刊、旬刊、半月刊和月刊几种,老牌的高校一般是由教师为编辑、学生为记者这样的形式组成,学生记者有的是硕士研究生,普通的高校尤其是新办高校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因而校报的运作大都是老师带学生的模式。由于教师少有媒体业界的经历和经验,所以报纸办起来与专业报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引进和培养业界人才管理校报也是追求实习实训效果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必须参照社会媒体的管理体制、采编机制,组建校报大学生通讯社队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通讯社队伍的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以及交流学习;负责每期报纸内容的舆论导向、策划、把关以及印刷发行的组织工作,并对大学生的整个采编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审核。

(二)《梧州学院报》新闻实务实践教学案例。梧州学院党委宣传部下设一个科级机构――《梧州学院报》编辑部,编制1人,负责校报的采、编、出版工作。按这样的机构设置,只能是“母鸡”带“小鸡”的运作模式。《梧州学院报》的做法是成立大学生通讯社,机构设置有秘书部(办公室)、新闻部、外联部(广告部)、信息部(技术部)。秘书部负责资料归档、账务收支管理及校内活动的外联工作;新闻部负责报纸的出版发行;信息部负责网站制作和管理、校报电子版的传送、海报的设计等;外联部负责校外的通联工作、活动经费的筹集等。

据统计,每年新学期招新都有500名左右的大学生报名竞聘加入学生通讯社,占当年新生总数的1/6。经过初选的面试、笔试、再面试等,有大约100名的学生留下。大学生在校报工作的时间短则一年,多则三年,直至毕业。大都是一些汉语言、文传以及人文学科的在校大学生。具体做法是:

1.专业教师作指导。专业教师不仅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还应该是受过社会媒体训练,或者有过社会媒体经历和经验的教师,也可以是到社会媒体挂职锻炼的教师。由专业教师担当指导老师,可以在专业教学和辅导里与业界沟通、协同、联合培养人才,把业界的理论、过程教授予学生。尤其是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变革,教学与实践必须与时俱进。有媒体经历的教师与业界联系密切,便于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还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梧州学院报》从教师队伍意安排了一名具有主任编辑职称、曾经长期在媒体工作过的资深媒体人具体指导、负责校报的工作。在专业人士的带领和指导下,校报的出版走上专业化的轨道。

2.与文法学院(包含了中文系所属专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一边是校报需要感兴趣、懂专业的人员从事日常采编排工作,一边是喜欢新闻的学生难觅“用武之地”。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吸引优秀人才到校报队伍。学生采编人员成了《梧州学院报》的主力,每年新学期初始,大学生通讯社就会以“《梧州学院报》记者团”的名义在校园设点招新。由于影响力大、知名度高,招新点往往是门庭若市,2012年有800多人报名(当年新生是3200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人多了,可选择的余地自然就大了。选拔采取面试―笔试―再面试―培训―跟班见习―正式录用等几个环节。留下的大有100人左右。

第二,加强校报大学生新闻采编知识的培训。学生记者来自不同院系(部)、不同年级,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应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校报队伍建设的普遍现象是以“老”带“新”,口口相传。可在此基础上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新闻发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策划等系统知识的培训,并通过指导老师聘请校外媒体专家、记者举办新闻知识讲座,使校报大学生树立从业的理想、信念、兴趣和责任感;组织校报大学生到校外的新闻媒体参观、跟班学习,等等。日常工作就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负责校报的采、编、排以及发行工作。在其中将理论化为实践。

第三,加强校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锤炼。我们采用五个步骤加强校报记者团的综合素质的锤炼: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通过讲报史和新闻知识的学习来增进大学生对院报的认识。二是开展以部门为单位的专业技能培训。例如,秘书部进行公文写作培训,新闻部开展排版讲座,信息部进行ps培训、手绘pop培训,外联部展开公关知识技巧培训。三是通过开展办报流程讲座、新闻讲座、摄影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专业讲座对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四是加强实习,一边办报一边学习提高,寓培训于日常办报过程之中。五是《梧州学院报》每年举办一次创刊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由院报成员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筹资金、自行主持,而且遍请在梧州的各家媒体负责人和记者到场指导和报道、直播。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院报成员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公关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而且还扩大了院报在师生中和社会上的良好影响,进一步增强院报成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使院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更加壮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新闻实务方法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3].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EB/OL].(2013-08-20)[2014-08-20].http:///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

[4]陈爱民.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探究[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5]蒋胜永,杨慧瑛,刘世荣. 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6]徐国财,张晓梅.教师实践能力的特征及其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32);2013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创新立项研究课题(2013LSZ034)

【作者简介】毛廷贵(1963- ),男,广西贺州人,梧州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谭永军(1963-) ,女,广西贺州人,梧州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主任编辑。

(责编 黎 原)

上一篇:招录培养体制下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下一篇: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技能考核办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