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09-25 10:14:49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摘 要: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学生这个内因。为此,我认为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对数学教学尤为重要。本文围绕“在情景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这一主题,就“能被2、5整除的数”教学设计为例,进行简要介绍,希望求得批评指教、交流提高。

关键词: 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内外因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功能表现,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性。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引导学生这个主体发挥能动性积极参与知识探求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要确立起主题教学意识,注重以师为导、以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则会在愉快的心理体验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那么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将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而活动中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数学又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思维基础是学习新知的必要前提,兴趣则是学习新知的有力保障,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必要前提。基础训练使学生做好了学习新知的准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玩得有新收获,也是小学教师的职责,玩,就是孩子们的工作。遵循教育原则,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时,我开课导入是这样的:“老师最近学到一种技能,只要你说出任何一个整数,我都能迅速的说出它能不能被2整除。”然后学生随便举例子,我的答案无庸质疑一定是大受学生钦佩。这样的设置情景会使学生有了充分的好奇心,进而下一步教学新知学生将带着好奇去认真的学习,力图掌握老师的那种技能。

二、注意趣味性,迁移新知

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探索而获得的,而并非他人所给予。小同学善动手,爱观察,喜思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使学生听、看、做相结合。

例如:在“探究新知”环节上我安排了两个教学层次:一通过比赛迁移新知,“同学们,本课学习我们从一次比赛开始怎么样?”“要求:写2的倍数,限时30秒,谁写的多,写的整齐谁就获胜。”学生写完以后,小组检查一下,评出班级前5名给予奖励。然后引导学生:“你们写的这些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在汇报的过程中: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被2整除。这个特征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个位上除了0、2、4、6、8还可能是什么数呢?”学生自然会想到是1、3、5、7、9。这两种数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偶数和奇数的概念将迎刃而解。二是学生通过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自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进行两个层次的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什么样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我组织学生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验证自己的观点后,在班内与同学交流。借助计数器,从直观过渡到概括,由具体的数字到抽象的规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自我学习,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操作体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中,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发展与张扬。

在知识迁移的方式上,其实我在课前准备了两种方案:一种就是以上的方法;另一种则是直接引入,即通过导入环节,学生随意举整数难为老师时将学生举的数字全部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观察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通过反复的比较,认为这种导入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黑板的数只是个别同学举的例子,而并非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三、注重趣味性,思想性相结合,深化知识结构

在练习题的设置上,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融趣味性、思想性于其中,以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练习题穿插于游戏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而并非教师领着学生去做练习。

例如;练习题“我要难住你。”首先在小组内练习。一名同学随便说出一个数,其他同学说出这个数能被2整除还是能被5整除,或者既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5整除。

通过小组练习后班级自由组合,随意提出邀请和接受挑战。出数的同学一定是想方设法把数字出的难些,一些特殊的情况都会出现,如:0、2.2等。回答的同学除了获得普通整数的练习外,也会遇到0以及小数的难为。这种练习的设计除了融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还自然融入了质疑问难的环节。可以说这种练习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注重开放性问题编排,训练思维

课堂教学高潮是学生理解获取知识的“催化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双主体”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学习数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使其真切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是学生愿意接受也是最愿意参与的一种学习方法。

上一篇: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好学生是没有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