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时间:2022-09-25 07:58:29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摘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应该在标准的要求上有所拓展与提升,在方法上也不应该只是教师先进行讲解与演示,再由学生模仿,而应该进行探究式的思路设计。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教学 实验教学 设计思路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谈一下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路设计。

一、让实验增加探究性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叶绿体色素提取及分离”这一实验教学课程当中,我激励学生做以下形式的探索:第一,对于要求中提到的实验材料给予探索性的改造,而不必拘泥于教材之内。课本建议是用菠菜当实验材料,可以问学生是不是能选择同一季节生长的其他种类的植物,比如,白菜、莴苣、鸭跖菜、万年青、玉树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植物。在实验程序设计上,根据不同种类的植物色素层析后留在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深浅与宽窄程度,来对比不同植物里色素含量的差异,并且根据色素差异编制出对照表。第二,根据教材中的提示,知道层析液还有配方上的不同,引导学生配置出不同配方的层析液,探讨怎样获得更好效果的一组配方。最后,因为研磨液和色素溶剂体积比例的差别,可能会造成实验结果存在不同。所以在实验过程当中,也可在这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与实验探究。

二、把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能够激发起学生一定的学习动机,增强其感性认识,启发其积极进行思考。可是演示实验的不利之处在于始终把学生置身于从动与被动地位,难以主动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如果改成教师一边进行实验讲解,一边引领学生做实验探究,就能够弥补这一缺憾。如在对过氧化氢酶同Fe3+二者的催化效率做比较的实验中,可以把演示实验变更为探索性实验。为了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在课堂上要演示出过H2O2分解为水与氧的实验。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探究如何比较酶催化效率,还有比较出过氧化氢酶同Fe3+二者之间谁的催化效率更高。第一,当准备肝脏研磨液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来:为何要选择新鲜肝脏?根据经验来判断,学生最有可能的回答是新鲜肝脏里边含有较高的过氧化氢酶。于是可以再设问:为什么肝脏放置时间久了以后,过氧化氢酶含量会减少?这时学生则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有的说酶发生分解,有的说酶失去活性了。这时候老师可以把问题引到酶的成分这一问题上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肝脏放置时间久了会发出臭味。这样学生会很容易想到过氧化氢酶是被微生物分解掉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问,为什么要把肝脏研磨成

上一篇: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 下一篇:坚持生本教育理念 实施因材施教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