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德育工作

时间:2022-09-25 06:20:58

浅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德育工作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技能应用性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而对其德育工作重视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德育;问题;加强;改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26-01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有两大特点:一是职业针对性,二是技术应用性。所以在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难免会出现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德育培养的现象。

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很早就提出了大学教育的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突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明德,此外,《大学》还把大学教育的程序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八个条目中,“修身”是中心内容,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为了修身,只有不断地“修身”,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谈齐家,然后才能去治国、平天下。可见古代教育已经把德育工作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把德育看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一、德育工作的分类

1995年11月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声明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涵义的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即心理健康教育也作为一项独立内容列入各级学校的教育大纲。所以德育可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扮演的角色,可以把社会生活划分为:私人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三种,所以按此分类,德育也可分为私德教育、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公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重视公德教育忽视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往往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律纪律教育,理想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开设有专门的课程如《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课程;而较少地进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婚姻、爱情等方面的教育,诚信教育等。

(二)德育教育手段、方法、途径简单

从教育内容上看,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综合实施,非常符合现实。但从教育手段、方法、途径上看,把几者混为一谈,用此种教育方法去进行彼种教育,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以及公德、私德、职业道德它们分属不同层面的问题,有各自的特点,要针对不同的教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德育工作的各项具体教育工作做好。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应用型本科的德育工作

(一)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加强德育工作

首先要抓好《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毛邓三》等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把传统的一味的说教灌输法改革为案例分析法、启发诱导法、情景模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加深其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开设一些人文道德选修课程或讲座,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像开设关于诚信、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爱国、忠孝、公益、健康等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二)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改进德育工作

德育知识不能像讲授科学知识那样的方法讲授,即使是安排独立的课程实施德育,已很难做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与行达到统一,才能做好。所以德育工作需要引入到第二课堂中去,做到知行统一,像通过组织一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技能大赛、艺术设计活动、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对德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抓好德育三个层次,完善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可分为理想层次教育、原则层次教育、规则层次教育。德育理想教育运用倡议的形式激励学生去追求最高的境界,德育原则教育即运用原则宏观指导学生行为,德育规则教育是运用详细具体的规范规定学生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总之,德育工作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不应被削弱,反而更应该加强,它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它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关于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议 下一篇:北方校园植物配置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