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动态生成的“三策略”

时间:2022-09-25 05:22:12

地理课堂动态生成的“三策略”

新课程理念是建立在每个学生都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之上,提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师进行课前的充分预设就能按部就班地程序化开展的,生命课堂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要有一种动态的观念,随着课堂中师生对话、活动的实际发展,促成课堂的有效生成

一、创设民主氛围。催生课堂生成

现代教学理念对课堂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是高效课堂的软环境。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权威,学生被要求严格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师生之间的交流被局限在教师向学生传输的单向活动之上,这样的课堂造成了生成的困难。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有一种民主开放的作风,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各课堂主体之间实现畅通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活力,鼓励学生的创新,推动课堂的不断生成。

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及影响》一课时,我采用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事先不给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分小组探讨,然后再在课堂上汇报。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有了自由发表观点的机会,推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思维得到了发散。有的小组认为:全球变暖是导致地球气候环境发生变化、造成这几年自然灾害突出的原因。有的认为:全球变暖也有它积极的一面,能使高纬地带的气候环境改善,有利于人类生活。还有的认为:当前有的观点认为地球变暖会造成冰川融化,于是他们担心海平面会上升,我们认为,冰川融化不一定会造成海平面上升,这就好比在一杯水里放上一块冰,冰融化了水面并没有上升……对于学生这样的看法,我的鼓励和表扬,促使他们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处于一种高昂的学习状态之中,思维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课堂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实现了高效的教学。

二、预设弹性空间,促进课堂生成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课前预设的模式进行。但是,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否定课前预设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更需要教师教学设计的充分和有效。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再是将课堂中发生的每一种情况都预设好后,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操作,而是要有预见性,给课堂的生成创设弹性的空间,预见课堂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预设应对的策略。教师只有树立这样的一种动态观念,才能有课堂的高效生成。

例如,在学习《区域农业发展》的内容时,我不是机械地将教材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而是按照课标的要求,以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确定大地理的教学方法,基于本地农业发展的区域特征,收集大量的当地农业发展资料,整合各种有用的教学资源投放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农业发展的各种要素上进行分析。学生通过了解本地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要素和本地的社会经济要素,辩证地分析这些要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为促进本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思路。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将学生的生成预设在分析本地区域农业发展的各种优劣因素,并为本地如何趋利避害,促进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之上。由于预设了学生思维、创新、交流的空间,课堂上出现了许多的闪光点,实现了课堂的高效化。

三、善用学生“插嘴”,引导课堂生成

在传统的课题上,教师往往非常讨厌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因为他们老是打断课堂的节奏,影响教师的思路,造成预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这样的学生常常被老师训斥,长此以往,学生不敢说话,一种安安静静的课堂被当作纪律好的典范。然而,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观点得不到表达,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遏制,课堂的生成也就无从谈起,课堂的效率只有低于而绝不可能高于预设。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学生主体观,应该改变这样的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善于利用学生的“插嘴”,这样的“插嘴”,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往往是课堂中电光石火的灵感来源,进行有效引导,则能促成高效的生成。例如,在上《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内容时,当我根据预设的思路讲到“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纬度10度之间”时,有位同学在下面说到:“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就在南纬10度以外!”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他在认真地分析气候分布图和地球经纬网的基础上得出的,虽然主观上他有给老师挑刺的味道,但正是他求异心理、创新精神的体现。如果我打击他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后面的精彩生成了。我首先鼓励了他的认真精神,然后引导大家分析,为什么这一地方会有热带雨林存在呢?还有没有其他的特殊地方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探讨的积极性大增,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气候的形成特点,并拓展了很多相关的内容,如经纬网、其他气候分布情况,等等。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的“插嘴”不仅没有受到惩罚,而且得到了表扬,使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得到了激发,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课堂资源被充分整合,实现了高于预设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山东省聊城幼儿师范学校)

上一篇:“知行研修”通州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