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机械类“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设探讨

时间:2022-09-25 05:13:06

高职学院机械类“理实一体化”实验室建设探讨

摘要: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职学院“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模式。该实验室配置了用于理论和实验的设备,把高职学院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实验室建设 探讨

我公司是专门生产教学实验设备的,为高等院校的机械类实验室服务,我公司的产品畅销国内各高等院校。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学院的实验、实训比重增大,要求实验、实训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要达到1:1,高职学院机械类的实验室建设势在必行。我公司应怎样应对这一形势,抓住这一机遇,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院实验室的模式、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探讨。

本人以前曾在长沙南方职业学院数控与模具技术系担任过实验室主任,对机械类实验室非常熟悉,也对实验与教学怎样更好的结合做过初步的探讨。在嘉锐公司工作后,也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俊华老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付勇老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宋书善老师等老师有过交流。下面是本人对高职学院机械类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建议与看发:

1.实验对象的分析

高职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的人才,而高职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三本都没有上线的,按湖南的分数线,是200多分的,生源的素质就可想而知了,大部分都是理论基础不怎么牢固,对学习纯理论的东西都不怎么感兴趣,反过来,对实际操作更有兴趣,对于这一类的学生,更喜欢动手。显然,实验的目的不再是验证理论类的实验,而是更注重操作的实用实验。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实验的效果更好。

2.实验室的性质与内容

高等学院传统的实验模式是,从认知类的实验、验证类的实验,到综合类的实验再到创新设计类的实验,主要是针对培养设计、创新型的人才而设置的。高职学院主要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实验不能照搬上述的模式,要有适合高职教学的实验模式。高职学院应主要采用从认知类实验到实用类实验,辅以少量的创新类实验的这一模式。认知类实验主要解决学生的感性认识;实用类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程序、习惯,是学生技能培训的必要辅助,有别于技能培训;创新类的实验有益于学生的提高。

3.实验室资金的投入

对于高职学院来说,主要是技能的培训,相对来说,实验室一般投入的资金不会太大,从我以前在高职学院的工作经历及走访的高职学院情况看,用于实验室建设的资金大约是三十万至五十万,这与本科学院的资金投入相差太多。因此,怎样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配置哪一些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4.实验室的配置

顾名思义“理实一体化 ”实验室,就是完全打破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界限,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的实验室,既可以用于理论教学,又能同时进行实验及操作,把理论教学与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搬到实验室中进行,而不是像传统的方式把理论与实际割裂开来。因此,实验室既配置用于理论教学的设备,又有用于实验的设备。用于教学的设备主要是投影仪、讲台及板凳,实验台桌代替课桌。用于实验的设备包括认知类的实验设备(模型,陈列柜),实用类的设备(各种实验箱,小型实验台)。

根据实验室面积的大小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来合理配置实验室各种的设备。通过对一些高职学院的走访,我公司提供了高职学院实验室的配置方案。

如下图: 实验室的平面布置图

根据实验室面积的大小,在实验室的中央,配置6-8张实验台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6-8个组,做同一组实验;实验室的周围,配置一套陈列柜及数个工具柜,工具柜用于存放一些小型的实验箱及模型。同时,还可以在墙壁上布置挂图。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一到两种类型的陈列柜,(如:JCG-I机械创新陈列柜;JKG-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陈列柜;JLG-I型机械零件陈列柜;JJG-I型机械基础陈列柜;JYG-I型机械原理陈列柜;JGG-I型金属工艺学陈列柜;JQG-I金属切削陈列柜等)及模型。

可以使用或选用不同类型的试验箱,这些试验箱小巧实用,装拆快捷,如:

4.1.CLY-I型 车刀量角仪

4.2.BJXC-II型便携式机械传动系统创新设计实验箱

4.3.JK-I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

4.4.装拆减速器

以上几种实验箱包含了认知类及实用类的,涉及到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切削原理等机械类专业大部分课程,能满足高职学院的教学实验要求,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投入的资金也不多。这些实验箱需要使用的时候;可放在实验台上方便地操作,使用完毕,擦洗干净后保存在工具箱中。在这个基础上,还可在实验室配置其他的简易实验台或一到两台小型钻铣床、车床,进行一些简易的机械加工。

以上就是我公司为高职学院提供的“理实一体化”实验室模型。当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要通过实际使用的验证,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实用教学原理与教学设计实验技术》主编:杨昂岳,毛笠泓,夏宏玉.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D3型电力机车四象限变流器分析'> HXD3型电力机... 下一篇:中频焊机能源实耗分析与实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