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压力源以及该如何应对

时间:2022-09-25 04:46:11

大学生常见压力源以及该如何应对

摘 要:介绍压力和压力源的概念,进而归类出大学生中普遍出现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的压力源,分析出现的原因以及外在表征,然后引出各种理论观点对压力应对的观点,并且总结成三点,最后联系实际用生活化的语言说明应该怎样做去正确的应对压力。

关键词:压力 压力源 大学生 压力应对 应对压力

一、压力的概念

压力(stress)一词,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术语,本意是施在物体上的力量。它成为表述人类状态的流行语始于著名生理学家汉斯・塞利(Hans Selye)的《生活中的压力》一书,并指出压力是指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世界上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系统建构和发展压力理论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拉扎鲁斯(R.S.Lazarus),他认为:所谓心理压力是指“被个体评价为可能威胁身心健康,需要动员自身资源承载或逾越的,个体与环境问的特殊关系”。Lazarus认为它是环境需求超出个人能力和可用资源的情境;Fineman认为它是高度焦虑经验的认知及反应;Fleming认为它是涉及威胁或危险的认知及反应。Kasl将压力定义归纳为四类:(1)外界情境;(2)对外界情境的认知;(3)对外界情境的反应;(4)环境需求和个体能力的关系。压力也称应激,通常会给人带来一种令人不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而且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压力源的概念

我们将来自外界的适应要求称为应激源,即压力源。应激源是作用于个体,使其产生应急反应的刺激物。压力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外部物质环境,个体内环境,心理社会环境。其中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应激源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笔者接下来会以此方面为主。因为根据埃里斯的ABC理论,外部物质不能直接作用于情绪,是通过人的认知进而对人的感受产生影响。而个体内环境可以是由压力引发的反应,也可以是应激源。如果是应激源,则是从生理反作用于心理,是一种心理唤起。由此可见,压力源其实就是隐藏在我们自身体内,或许就在你的认知和心理中。这与佛教禅学的宗旨不谋而合。与之对应的,我们可以经常发现在一些解决压力问题的处理办法上,经常会出现禅学的身影,即追求内心的平静。这个在下文笔者还会详细说明。

三、大学生常见压力源

大学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利用更好的资源,拥有更多的平台。大学是一个跳板,大学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跳板上展翅待飞。向上三寸是天堂,向下一步是深渊。因此在大学阶段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压力源并且妥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带着轻盈的翅膀,才能自由地飞翔。主要分为社会因素:(1)社会期望(2)社会竞争(3)日常事件和心理因素:(1)自我要求(2)人际关系(3)情感纠结(4)角色模糊(5)经济问题。

四、压力应对

2O世纪70年代开始应激和应对问题成为心理学领域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从应激的理论发展可以看出,研究应激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应对是应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2O世纪7O年代开始,应激和应对问题成为心理学领域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对应对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已逐步走向融合并达成了共识:(1)人们在应对每个应激事件中使用大多数基本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公认的维度。一是改变问题本身的应对,二是改变个体对问题认知方式的应对,三是改变由问题引起的情绪危机的应对。如,寻求情绪支持、酗酒抽烟及药物使用、体育锻炼等。各种应对策略在不同情镜下各有效用,某些策略具有跨情境稳定性,而另一些策略则与特定应激相联系,在较为复杂的应对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是不尽相同的。(2)个体实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依赖于他们具有的应对资源。应对资源可分为:生理资源、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这些资源中,自我的力量和社会支持最受关注。(3)应对方式的选择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大体分两种:一种是积极主动、适应性的应对,如问题解决、寻求他人支持等,有利于消除或缓解个体的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另一种是消极被动、非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如否认、逃避、烟酒解脱、药物依赖等,则易于激起或强化负性情绪,导致个体的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上面的方法都只是针对压力的快速处理,但是如果真的想要能对压力应付自如,必须在平时就进行训练和准备。象禅修一样,平时多读些淡然有哲思的书,多和一切积极乐观的人接触,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最重要的是实战,把每一次压力当成一个挑战,去克服他来获取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丁浩.大学新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分析.2010.

[2]李红娇.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现状与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10.

[3]王道阳.大学生压力源的研究.《交通高教研究》.2004.

[4]申健,王文亮,张媛媛.诗歌-缓解大学生压力的良方.《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

[5]Stephen Robbins ,Timothy A.Judge.组织行为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王伟.心理卫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信息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下一篇:论钢琴演奏中的感性与理性因素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