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多媒体课件论文

时间:2022-09-25 03:08:54

小学语文阅读多媒体课件论文

一、注重气氛渲染——课件用在“导入”时

除了音乐的恰当使用以外,视频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也是不容低估的。如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感人至深,作者虽然对地震后的情景进行了描述,但因为地震这个天灾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甚至还会认为“地震”离自己很远,所以无论老师的言语上有多煽情,也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到位,就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于是,笔者在上课伊始就播放了我国汶川大地震的一个视频,悲情的音乐、动人的旁述、震撼的画面……无不拨动学生的“情弦”,学生有的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有的捧着腮帮子在静思,有的则和同桌说起了自己的心里话……当我问到:“同学们,此时你想说些什么?”顿时,学生如临其境,话匣子打开了:“看着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那一滴滴血,就像滴在我的心里。”“天灾太无情了!”“一个个失去主人的小书包躺在地上,我仿佛听到了它们在呼唤:‘主人回来!’”……精心设计的“情感导入”能抓住学生心弦,借助课件,用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作为导入,就能促进学生情绪高涨,就能为课文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二、注重释疑解难——课件用在“讲解”时

阅读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把这些问题理清、弄懂并非一件易事,而单靠教学语言,也容易使学生陷入“越听越糊涂”的窘境。如果利用课件展示一些能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就可使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和趣味化,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释疑解难”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文章,课文蕴涵的道理(对生命的在乎)很深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该讲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是困扰着教者的一大难题。而且作者把“小鱼”安排在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浅水洼里,这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究竟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于是,在揭示课题后,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什么叫‘浅水洼’?”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浅水洼”一词的理解是不到位的。对学生的回答,笔者没有马上作解释,而是利用CAI课件展示了一幅浅水洼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知道“浅水洼”的特点——水既浅又少。我再稍加小结:“只有一点点水的小坑,就叫做浅水洼。”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浅水洼”一词,同时,也间接地告诉了学生——原来浅水洼里的小鱼随时会因为缺水而死亡,小鱼多可怜。这样的教学化难为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重要的是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图片的展示使解词变得水到渠成。

又如人教版第五册《花钟》一课,为了让学生在通过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笔者分别找了四幅飞机、锯子、轮船、荧光棒的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播放,还给图配乐旁述:“人类根据蜻蜓的翅膀创造了飞机,根据螳螂的臂膀创造了锯子;根据鲸鱼的外形创造了轮船,根据萤火虫的尾巴创造了荧光棒。人类在大自然的启示下进行的创造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此时,学生先是被图片深深地吸引住了——个个睁大了眼睛看。后来,在笔者的引导下:“听了老师的介绍,你肯定有许许多多的想法,请你说一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人类是聪明的,只要善于观察,多多思考,我们也能发明很多东西。”有的说:“我们要善于留心周围的事物,因为里面藏着的秘密可多了。”……此时,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就是搭建桥梁,就是给予机会,就是锻炼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润物无声”。诚然,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讲解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没必要每次都系统地讲解,而应该巧妙利用课件,为学生搭建理解课文的台阶。

三、注重情感升华——课件用在“结课”时

每一节阅读课教学接近尾声时,我们都想创设一种“课虽尽而意犹在”的意境:要么用优美的语言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要么让学生完成有利于情感升华的练习……但那时的学生已有倦意,听不入耳,做不用心。利用课件,就能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在结课时升华情感。二年级上册课文《“红领巾”真好》,是一首清新动人、结构鲜明的小诗,是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的好例子。记得在第一次上课的尾声,笔者直接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句式:“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让学生创作,并以此作为课后作业。谁知,在临下课三分钟让学生汇报时,学生或者是没写完,或者是写得乱七八糟。后来反思才发现,这样的创作,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同时,句式的呈现也显得很枯燥,难免有为练习而练习之嫌,学生的思维当然打不开了。无可否认,缺乏了循序渐进的由难到易,学生必定学得垂头丧气,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无效的。

于是,在第二次上课时,笔者充分利用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充满童趣地说:“树林里除了可爱的小鸟,还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动物需要我们的保护。快看,它们来了……”接着,课件马上出示带有五幅动物的图片和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的句式,可笔者没立即布置学生写,而是话锋一转:“老师也编一首小诗,请听,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熊猫。爬来爬去,爬上爬下,一会儿打滚儿,一会儿吃竹子。”这时,笔者边说边用课件呈现笔者所描绘的熊猫图片与说话内容。接着,在音乐的渲染下,我让学生尽情抒写。因为有了情感的铺垫和老师的示范,学生一个个变得才思横溢:“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猴子。爬高爬低,跳来跳去,一会儿在地上寻食,一会儿在树上挠痒痒。”“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野猫。喵喵喵喵,蹦蹦跳跳,一会儿爬树,一会儿在地上跑。”……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的。是啊!悦耳的音乐——使学生打起了精神;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有物可写;生动的例子——使学生知道了创作的方向。难道这不是课件所起的效果吗?课件在结课时的恰当使用,就是“锦上添花”,就是“画龙点睛”,帮助我们打造了多彩的语文阅读课堂。

无论课件制作得多细致、多精美,它也始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就像传统教学中运用的小黑板一样,出发点都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的。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让自己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只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才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直观地演绎课文内容,更深层地感染学生,才会使语文阅读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变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

作者:刘慧玲 单位:广东省从化市城郊街东风小学

上一篇:盐化工生产技术开放教育论文 下一篇:地理标志开放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