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性角度浅谈对工业遗址的游想开发

时间:2022-09-25 02:05:51

从生态性角度浅谈对工业遗址的游想开发

[摘要]对历史类工业遗址进行保护性的再开发,在关注生态化的同时,也应关注到环境功能上的完善。本文从对遗址的社会、人文价值进行最大利用性保护的角度,阐释了对遗址景观进行游憩开发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法、意义及其影响。

[关键词]工业遗址;生态性:游憩:开发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遗址的更新与改造项目逐渐增多,对工业遗址的保护开发已经刻不容缓。工业遗址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被废弃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工业废料倾倒场等。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如何对工业遗址进行最大利用的改造成为改造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将工业遗址改造为同林景观早就有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设计师们开始运用科学及艺术的综合手段改造衰败的工业遗址,以达到遗址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对遗址进行改造,在关注生态化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对环境功能上的完善,将生态与游憩功能相结合,创造出美观、环保而富有生机的新空间。

一、生态思想与游憩开发在遗址改造中有机结合

(一)生态思想在遗址改造中的运用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生态性在遗址改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也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生态设计讲究实际,就地取材,不求奢华。“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是生态设计。”

(二)遗址改造中的“游憩开发”

游憩:“游”:活动;“憩”:休息。相对于工作而言,两个词合在一起,就有通过活动达到休息目的之意。游憩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在景观中的主动体验过程。游憩关系到人们的切身体受,是个人生活满意程度的重要部分。

开发:由英语“Development”翻译过来,原意是指以荒地、矿山、森林等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通过人力加以改造,以达到为人类利用的目的的一种生产活动。后来引申到其他领域,将一些带有开拓性质的事业也称为“开发”。

对工业遗址进行游憩开发,应以遗址场地为对象,通过对工业遗弃设施加以改造利用,发掘遗弃设施的潜在价值,使其具有供人们娱乐、休闲的新使命。

(三)游憩开发引入生态理念

工业之后的景观以生态为主导思想,景观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对遗址的游憩开发应建立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之上,以生态性为前提,应地制宜,就地取材,丰富遗址景观,完善设计功能,深化遗址历史风貌。使工业遗址的游憩开发给人们带来愉悦,带来对遗址风貌的重新认识。

二、游憩开发所带来的遗址景观的独特性

工业遗址大多保留有建筑物、工厂车间、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冶炼场地,传输道路系统及仓储等设施。对这些设施加以适当改造,赋予其游憩功能,形成独特的具有工业元素,蕴含工业风貌的新型景观。

(一)打破传统“美”的概念

从传统观点来看,被废弃的工业设施不具有美学价值,于是在进行改造时,要么将这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丑陋”的东西掩藏起来。在对游憩开发的过程中,废旧的工业厂房、遗弃的铁轨、生锈的高炉、机械被重新改造利用,高炉被开发成攀爬设施、厂房被用来进行设计展览、铁轨被开发成道路系统。

(二)艺术手法的加入

在对遗址改造的游憩开发中,加入一定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从形式和结构上都增色不少。1979年,大地艺术家莫里斯受肯特郡艺术协会的邀请,对废弃的矿坑进行改造创作,他将矿坑中心改造成一个室外剧场,剧场里人们只能看到天空,剧场外可俯瞰乡村和远处起伏的高山。游憩开发对环境的干预十分微小,既不会影响这块土地的生态恢复,而且还以艺术的方式提升了景观质量,改善了环境的自生价值。在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遗址改造中,工厂中遗留的废料堆积物都以大地艺术作品的方式供人欣赏。对公同中金属广场的改造,艺术家们将废弃的49块2.2×2.2m正方形钢板重新按正方形的格网铺装场地,与极简主义雕塑家安德列的作品如出一辙,广场可容纳5000名观众举行露天文化活动,如广场音乐会等。艺术使曾经无人问津的工业遗迹与人们拉近了距离。

(三)游憩开发拓展了新的景观设计手法与模式

工业之后的新景观增加了对游憩功能的开发,在对老的工业景观要素保留、利用的基础上,拓展了新的景观设计手法,不仅传承了工业文化传统,而且增加了现代景观内容与方式。对遗址上的工业景观进行保留大致有3种方式:整体保留、部分保留、构件保留。整体保留是将工厂所有构筑物,包括厂房建筑和设备设施及工厂的道路系统全部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人们在改造后的景观中仍可感受到工业生产的操作流程。部分保留是保留下遗址中最具有意义的,能代表工厂性格特征的部分,在景观开发中将其设计成为新景观的标志性内容。构件保留则是保留一座建筑物、构筑物、设施或机器零件,从这些构件中可以看到以前工业生产的蛛丝马迹。保留或部分保留这些废弃的工业建筑物或设施,对它们进行游憩开发并加以利用,结合遗址自身环境及人居要求,形成不同的开发模式。在北京的798SPACE艺术空间,设计师们利用厂房自身的时代气息和空间氛围,将新产业很好地融入到原址中。在厂房里举办的设计展上,人们可以随处见到遗留的机器、运作设备、甚至是遗留在墙上的大幅标语。在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原址中的工业运输带-300米长的天桥被保留了下来,在原有的传输连接作用之上,加入引导功能,成为新公园中的“空中走廊”。

(1)博物馆、会展中心与创意产业同模式

此模式是对整体保留遗址的再开发,以原有的老厂房、旧仓库为设计原型,注重这些旧址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激发创作灵感。位于哈廷根的亨利钢铁厂,目前已被开发成一个露天博物馆,设计师设计了一个儿童可以参与并在废弃的工业设施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游戏故事,从而大大吸引了亲子家庭参与者。德国Lausitze地区露天矿区在环境治理的同时,还举办了二届大地艺术双年展,各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将那里变成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区域,每年吸引着大量游人到此观光,曾经贫瘠荒凉的地方,逐渐开始出现生机。在北京,798SPACE时态空间向人们展示了创意产业同的开发模式,798工厂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型国有工厂,现在一批全新的创意产业入驻,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在杭州,对 运河两岸工业建筑进行创意产业的开发,开发后的遗址按照工作+居住+休闲的模式,将原本粗糙破旧的工业设施转型为城市中精致而富有创意的文化中心。

(2)休闲景观公园模式

休闲景观公园属于对公共游憩空问的开发。德国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原为一个集采煤、炼焦、钢铁于一身的大型工业基地。设计师拉茨通过重新诠释和改造,用生态设计和视觉设计的手法改变工业设施的功能及应用。如:对原有工业仓库进行改造,在封闭的小空间里设计出花园系列;攀援花园则利用原有高大的矿石仓库石墙,为攀援爱好者提供了理想的练习场地潜水园来自通过对原有煤气罐进行改建后储水,形成潜水运动乐园……近年来在中国,位于广东的中山歧江公同是开发中最经典的案例,设计师把原有的造船厂改造成为了集生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开放空间。遗址改造中保留了一些原有设施,如:保留了原有的铁轨,铺上白色鹅卵石,种上杂草,为人们带来了跨越的乐趣“粤中号”小轮船也作为永久性参观被保留了下来“琥珀水塔”是在已有五六十年历史的水塔上改造成的,具有引航的功能,成为夜晚中最美丽的景点;两个大型钢架船坞经过重新修整,披上了白色外衣,并抽屉式插入了游船码头和公共服务设施……

三、游憩开发对遗址景观的意义及影响

(一)改善环境工业遗址重现生机

对工业遗址进行游憩开发,运用艺术、生态等手法保留:[业景观的遗迹,不仅能改变一块被遗弃的土地的命运;而且通过这些改造,为城市所面临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寻找出路。后工业时代是告别机器轰鸣的时代,人们需要纯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和良好的户外空间。对遗址进行环境整治,增加游憩设施,日渐衰败的地段得到复苏和再利用,无疑使遗迹重新注入了活力,也满足了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对于缓解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体验历史传承文化

在游憩开发的过程中,将遗址整体或部分性的保留,经过改造维修,赋予其使用功能,这种改造保留下了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历史痕迹。这些工业设施具有功不可没的地位,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地位。老工业区原有的功能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成长消失或迁移,但工业文明的记忆却无法被挪走或者复制。城市需要发展,环境需要改善,老工业用地在完成自己旧有使命之际当然也应该发挥新的作用。景观设计不仅仅是造景,更应起到造境的作用。要将工业遗产这笔人类文明史上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真正地渗透到百姓的平常生活里,延续到子孙后代的记忆中。

(二)各取所需带动新产业的发展

新场所将给当代人一个逃避办公楼、地铁通道等日常工作和生活,释放人性与自由的艺术休闲空间。让人们亲近、进入空间,寻找到克服嘈杂、紧张、疲惫生活之后的愉快;寻找到适合休憩,使人们舒缓平和的空间氛围;寻找到属于孩子、老人、恋人和钓鱼者们的那些场所。对旧场地的开发,用比较经济的手段获得了社会及生态效益。旅游、会展及创意产业同的形成,延续了地方文脉,带动了新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景观设计所创造的游憩空间,应该要能使孤独者获得交流,使焦躁者恢复平静;使静者动,使动者静;使劳心者舒缓心灵,使劳力者舒缓筋骨;力图达到社会、自然和人群活动的和谐。

对工业遗址进行保护性的再开发,在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引入游憩功能,必须认清遗址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设计中保留、发展,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其呈现在公众面前,使工业遗址改造成具有艺术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夏南凯 王耀武等著《城市开发导论》同济大学出版社。

[2]俞孔坚著“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景观设计》2006(4)期。

[3]俞孔坚 方婉丽著“中国工业遗产概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4]王向荣 林箐著“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建筑创作》2003(7)期。

[5]王向荣 任京燕著“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中国园林》2003(3)期。

[6]李蕾蕾著“从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2002(3)期。

[7]俞孔坚 庞伟著“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建筑学报》2002(8)期。

[8]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著“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6)期

上一篇:影响西安市住宅供给进而影响房价的因素 下一篇: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