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学科趣味性,营造快乐物理课堂

时间:2022-09-25 01:39:16

挖掘学科趣味性,营造快乐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中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系统性的自然科学,相比其他学科较为抽象难懂,从学科的整体性来看,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关键,基础知识学得怎样,直接影响到后面的知识的学习。由于物理知识较为抽象难懂,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氛围,让学生更为轻松地接受学科知识,成为了现阶段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物理课堂快乐气氛学科趣味很多初中学生反映,由于在刚刚接触物理课程时,没有打好基础,导致在后面的物理学习中,出现了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很多物理试题不会做,找不到解题思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应该是教师在教授课程时出现的问题。从部分学生的反馈来看,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使得本来就抽象难懂的学科知识变得更加的没有趣味性,学生越是听不懂就越是烦躁不想听,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物理成绩越来越差。

一、物理课程特点

(一)学科特点

物理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学科学习,需要以数学、自然科学等为基础去理解学科知识,它所研究的是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运动规律,从学科横向角度看,物理课程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对其他学科有一定的掌握。纵向角度来看,物理课程又有着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这就强调了物理学习的整体性。物理课程涉及自然现象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对于初中生来说,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在接触时并不难,关于物理课程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也有所接触,但是对于大部分问题学生的理解都很模糊片面,他们并不明白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初中物理课程就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去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很多物理学科的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特别是其中涉及的事物内部规律的问题,单纯的讲解概念,学生很难明白,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才能实现概念的具体化。另外,对于初中生而言很多的物理公式都是初次接触,虽然掌握起来并不难,但是如何才能正确的运用是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传统教学的缺点

1.教学方法单一

在很多物理老师的课堂上,几乎是一本教材撑下整个学期的物理课,当然不能否定教材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和概念,学生需要以课本为主理解并记忆,传统的教学强调熟读概念,记忆概念。但是现实的教学经验反映出,学生在熟读和记忆概念之后还是不能够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解题中,这说明学生在熟读和记忆概念时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是简单地机械化地将其记在了脑子中。

如此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不了快乐课堂的目标,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个引导的作用,知识和概念需要学生自己理解,不是老师的灌输。新课标要求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

2.课堂缺乏活力

一些学校重视老教师,一些家长也认为老教师更有教学经验,但是相对应的问题就是,老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老教师由于年龄的限制,教学热情也随之退去,面对一群初中学生,这样的课堂难免会让他们觉得没有活力,因此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改变课堂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

同时,传统的教学观念里,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对待知识的渴望和热情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浇灭。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缺乏活力,长此已往,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心理。

二、营造快乐课堂的方法

针对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建立快乐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对于物理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自然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找到学习方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科学习非常关键。

(一)轻松的学习氛围

1.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快乐课堂的关键。物理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学习难度较大,这就要求物理老师要更有耐心,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时候,学生会钻牛角尖,越是苦想越是想不通,这时候如果老师可以稍稍地点拨一下,学生也许就能恍然大悟。

2.以学生为主体

相比老师而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为他们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他们的学生兴趣。改变以往老师为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动手、动脑,自己寻找学科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3.教学语言生动化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难度,特别是一些定义和概念的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必须掌握的,知识本身虽然抽象枯燥,但是教师作为传递知识的桥梁,也同时兼具着提炼知识润华知识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用简单和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知识表达给学生,让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更加形象化。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同时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形象语言,能够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让他们产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学科趣味性

1.教学贴近生活

物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事物内部规律的学科,涉及自然现象以及日常生活,教师在教授物理课程时,可以尽可能地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在讲解一些物理现象时,可以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对象进行讲解,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用实验引导学生

物理学科最大的兴趣还在于它的实验性的特征,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实验说明向学生展示的,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搬到课堂上,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利用一些教学仪器将物理现象在学生眼前发生,让学生产生好奇,自发地去寻找现象发生的原因。

(三)创新教学方法

1.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在很多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物理课堂的教学也同样可以引入,在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时,有的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亲身体验,能够帮助学生领悟出其中的道理。

2.开放式教学

开放性教学,改变传统的老师手把手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开发课堂,向老师提建议,共同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也可以让学生成为老师,针对一些物理题型,让已经掌握解题方法的同学走上讲台教授更多的同学,并介绍自己学习物理的一些心得。在互助学习的同时,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比较中实现进步和自我提升。

三、结语

快乐课堂,快乐学习,一直以来是物理课堂追求的目标。新课改的出台,对这一目标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各学科教学。学生作为物理课堂的主体,需要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借鉴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挖掘物理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物理,实现快乐教学与快乐学习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茂.初中物理快乐学习方法浅探[J].中学物理,2011,(18).

[2]晏艾平.优化问题设计打造有效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

上一篇:辽宁中部平原稻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后进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