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体会

时间:2022-09-25 01:34:56

浅谈美术课堂中德育教育的体会

摘要: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美术教师,要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这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关键字:德育教育;美术课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70-01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一个班一星期才见一次面,和学生的交流少之又少。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当然是见的少,课程轻松,和学生的距离也不许其他科目老师那么远。缺点呢和优点其实是一样的,因为距离近,反而失去了老师的威信和尊重。所以我认为,在美术课堂中,需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能让学生重新认识到老师的思想高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美术教师,要把德育寓于美术教学之中,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如此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适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艺术观赏和健康的娱乐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这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1.用突发事件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课堂是进行美术教育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与德育好像不沾边,但是在美术教学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进行引导,来渗透德育。那天我刚走进教室,小军就在不停地说:"老师,课代表有没有能力,没有能力别当,发个书都不会发。"我看了看课代表,她低着头,等着挨我批评。我问班里的学生到底怎么回事?一问才知道,班主任给他们调换了座位,上次编的书号,这次打乱了顺序,所以这次发书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我又问老师是怎么调换座位的呢?学生们说:"老师,一组和五组的这两个同学不变,其他同学都是整组调换的,后面有个别调换的。"了解到情况以后,我又说:"同学们,那你们怎么帮助课代表解决这件事情呢?"这时,有的学生举起了手说:"老师,让课代表上前叫号,叫到谁,谁就上去领书。"还有的说:"老师还可以和班主任商量,每次换座位的时候,能不能只整组调换,不改变其他的位置,就不会有这么大的麻烦?"还有的说:"调座位也没关系,就是课代表累一些,在上每次课的时候,课代表都重新给同学们编号就是了。"我点了点头,看了看课代表,高兴地说:"看,咱们班这才是一个团结的班集体,班里同学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帮着解决。"这时,小军站起来,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全班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时一味的批评,反而适得其反,使矛盾激化。如果换一种角度,用潜移默化的行动去感悟,也许会认识更深刻一些。

2.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有一次与学生聊到关于画的价值,有许多学生谈到作品拍卖时,中国画不如油画值钱,于是就认为中国画的成就、内涵及其珍贵程度都不如油画。针对这种价值观念,我首先对作品拍卖给大家作了些解释。让学生认识到拍卖价的高低,与作品本身的价值是有联系,但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拍卖会的包装,收藏家们的鉴赏能力、投资能力,拍卖市场的规范性等因素。然后与他们谈中国画的特色以及对世界绘画的影响。用线造型是中国画表现的最基本手段,享誉西方的法国著名大师安格尔也深受影响。通过交流,终于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立的、独一无二的绘画体系,蕴含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韵,是世界艺术史上重要的篇章。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挟多种效能惠及人类,帮虽历经嬗变,却始终显其勃勃生命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发展和完善了人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其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美术教育与人及社会形成了彼此助益,双向建构的关系。"中国的美术发展史使我们感觉到与其职示最多最广泛的还是伦理与教化,人们除了在艺术的形式上感觉审美的快乐,同时也从艺术的内容中受到教益,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融洽便显现得更加自然。

3.在美术教程中加入德育教育

在欣赏课上,从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上提炼出爱国主义情操。在许多欣赏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利用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秦始皇兵马俑》、《北京故宫建筑群》等作品对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一副完整的线条造型或素描作品,需要学生平心静气、一丝不苟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严谨、认真。学生可以通过临摹,懂得线条的组织、形体的塑造、色彩的协调、构图的平衡,从而对每幅作品的艺术美有更深的体会。还可以利用绘画中的命题创作,如《我的家乡》、《未来的我》、《谢谢警察叔叔》等这些课,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探讨和启发,让学生大胆想想创作,这对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将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还可树立开拓的信念和创造的志向。同时,老师可有意的强调这些创作的难度,让学生懂得建设好这些美好的事物,除了有顽强不畏艰难的精神,还要有勤劳踏实、认真耐心的好学风。

4.活动中加入德育教育

美食综合实践活动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的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可配合学生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寓教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进行德育。

在重大节日中,美术学科可配合学校利用"五一""七一""十一"及"五四""一二。九"等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主题性的海报、手抄报或者图片展示。讴歌祖国在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憧憬祖国美好的未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但凡有经验的美术教师,通常都非常重视各式的环境布置,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学校里的优美环境布置,宣传廊、橱窗的新颖精细的制作;以及艺术馆、电影、电视、杂志和人文景观等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完全可以布置或利用这些有利环境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当前环境污染状况的资料,并将资料图片在校园展出,然后呼吁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设计或创作环境保护题材的画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略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教师可以请民间艺人到校园开展工艺品展览,并请上讲台示范表演;为了让学生了解社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教师可以把他们带到大街小巷进行调查,了解,用写生、默写或融入其他绘画手法表达自己获得的认识。

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灵活多样,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完整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 冯增俊.班级里的道德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抓准切入点,扎实语言文字训练 下一篇:如何当好一名学生喜爱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