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诊断中总胆汁酸(TAB)\总胆红素(TB)及前清蛋白(PA)测定的价值

时间:2022-09-25 12:11:51

肝病诊断中总胆汁酸(TAB)\总胆红素(TB)及前清蛋白(PA)测定的价值

摘 要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及前清蛋白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不同肝病患者204例,同时选取103例体检健康作为对照组,进行TAB、TB、PA血清水平测定。结果:TBA在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TB在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A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TBA、TB、PA的测定在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前清蛋白 总胆汁酸 总胆红素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的检测对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判断极为敏感和重要,随着检验设备及检测技术得快速发展,肝功能检查的组合项目也越来越多,但将不同的项目联合用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各种肝脏疾病,使组合得到优化的报道较少。本文选取PA、TBA、TB三个项目对204例不同肝病患者及103例体检健康者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三者联合应用在肝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收治肝病患者204例,男124例,女80例,年龄31~68岁;其中急性肝炎80例,慢性肝炎104例,肝硬化20例。正常对照组80例为健康体检者,各项指标经检查均为正常,年龄20~60岁。

方法:检查对象均为清晨空腹抽血3ml,及时分离血清,采血管为真空分离胶管。所用仪器为奥林巴斯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前清蛋白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总胆汁酸测定采用第5代循环酶法,总胆红素采用酶法,所用试剂由博科公司提供。测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室内质控均在控。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A、TBA、TB含量检测结果表明,PA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下降(P<0.05);TBA在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增高(P<0.05);TB在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增高(P<0.05),见表1。

各组肝病患者PA、TBA、TB的阳性率比较,结果以PA<200mg/L,TBA>10umol/L,TB>20μmol/L为阳性。结果显示,在急性肝炎组,TBA、TB阳性率明显高于PA,在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中TBA、PA阳性率明显高于TB,见表2。

讨 论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及肝硬化,肝癌等肝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前清蛋白为维生素A运输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其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半衰期12小时,在炎症和恶性疾病时其血清水平下降。在各类肝炎肝硬化致肝功能损害时,其血清水平明显降低,PA在肝脏疾病时血清浓度改变往往优于血清白蛋白[1]。表1表明,PA在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肝硬化组下降最大。血清PA水平与肝脏合成能力密切相关,PA越低,血浆蛋白合成越低,肝脏损坏程度越明显,对病情判断越有临床价值[2]。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是消化吸收功能的必需物质,它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密切相关,是惟一能同时反映肝脏的生物合成分泌摄取功能的检测指标[3]。在各种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肝脏对胆汁酸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导致血清中TBA含量增加。从表1、2可看出,各种肝脏疾病的TBA血清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肝炎组升高明显。TBA在各种肝病中的阳性率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虽然TBA的平均血清水平是慢性肝炎组高于肝硬化组,但阳性率却是肝硬化组高于慢性肝炎组,因此,TBA对于肝硬化与急性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TB是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二者之和,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在胆红素的代谢中肝细胞承担着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功能。由表1显示,在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也表明,在急性肝炎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因此在诊断急性肝炎是可作为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综合分析,PA、TBA、TB的血清浓度水平与阳性率,在不同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参考价值,急性肝炎中TBA、TB血清水平明显增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PA、TBA血清水平明显增高且阳性率相近。综上所述,在评价不同肝脏和疾病时,优化的组合同时检测会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顺才,方国订,等.前白蛋白在估计慢性肝炎炎症病程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6(1):135-136.

3 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表1 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A、TBA、TB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各项指标对不同肝脏疾病的阳性率

上一篇: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亚群的检测及临床... 下一篇:健康体检中对化验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