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4-04-08 10:12:08

肝病医疗方案

肝病医疗方案篇1

作者简介:

庄 辉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卫生部病毒性肝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多次获部级、卫生部和省级科技进步奖。

我国普通人群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但绝大部分属于感染后不发病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即化验检查仅有乙肝病表面抗原阳性而没有其他异常发现(包括肝功能正常),所以这部分人只需定期检查“两对半”而无需治疗。感染乙肝病毒后发病的有以下几种: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型乙肝、胆汁淤积性乙肝、乙肝肝硬化等,第一、三、四种在整个乙肝患者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而且由于病程相对较短,患者也能较好地与专科医生配合。惟独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问题较多。这是因为:一则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慢性乙肝患者的绝对数比较多;二则慢性乙肝的病程长,适宜在门诊就医,患者普遍求愈心切。所以有一段时期,社会上对慢性乙肝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存在混乱现象。患者在投医治疗方面出现盲目追求“转阴”,一些不实的医疗广告也让患者走了不少弯路。为了让患者对慢性乙肝的正规治疗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有较清楚的认识,我想分几点来谈这个问题。

首要选择:正规医院肝炎专科

慢性乙肝的诊断、分型与治疗方案的确立,虽然受制于许多因素,但首先必须做到选择设有肝炎专科的正规医院。因为这类医院在设立肝炎专科时,不仅配备了专科医生,还有一整套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设备,以及对治疗效果的监测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正规医院肝炎专科的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升级,日益完善。此外,专科医生判断肝炎的治疗效果不是单凭患者的主观感觉,而要结合客观的化验和检查结果,有时甚至需要进行反复化验,动态观察并检测一些重要的指标,作出比较科学的判断,才能为患者正确制订或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乙肝的特点是病程长,存在病毒复制,有明显的肝炎和(或)肝外症状,有程度不等的肝功能损害,而且病情常有反复。另一个特点是患者的症状、化验结果有时与肝细胞实际的损害程度并不呈平行关系,即有时肝脏组织损害比较明显,而患者的自我感觉并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肝炎专科医生来把握,才有可能弄清病变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把选择医院和专科医生视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正确诊治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走错了,以后难免步步不到位,甚至越走越远。

治疗目的:阻断乙肝病毒复制

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轻重程度和表现不一,说明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乙肝病毒复制(繁殖),这也是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如果病毒复制处在高水平状态,多表现为重症肝炎(此时需要住院治疗);处于低水平时,症状虽不明显,但肝脏内有炎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反复。这两种过程经常反复发生,使病情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展。所以,阻断乙肝病毒的复制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根本目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五个方面的好处:①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②改善肝功能;③减轻肝组织损伤;④减少或阻止肝纤维化以及由硬化所导致的肝癌;⑤提高生活质量。那些盲目追求将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疗法”,是没有把治疗目的建立在阻断乙肝病毒复制的基础上,只是追求暂时、表象“好转”,是不够全面的。

治疗方案:强调用药个体化

前面我们谈了慢性乙肝的病情复杂多样,其严重程度和表现不一定一致,需要医生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药物或剂量,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治疗要个体化。如果患者主动放弃复诊,医生就不能系统地观察病情变化,也就不可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些患者爱与别的患者作比较:为什么同样患的是慢性乙肝,给他用了贵的药,给我却用了便宜药?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你了解了个体化治疗的意义后,就会主动配合,使自己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肝病医疗方案篇2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方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4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纷至沓来。尽管医学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治疗的难度和复杂度却没有因此减小。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之后造成的疾病,主要存在与肝细胞内且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开展,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已经有所下降[1]。但是目前世界上病毒感染的患者,有3~4亿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持和免疫应答或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的态度,因此尚未明确。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案很多,但是只是局限在改善病情的程度,并未起到根治的作用,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对此,本文特选取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出中医的治疗优势,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是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然后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年龄为(55±3.1)岁,观察组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为26―67岁,平均年龄为(54±2.0)岁,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异常。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依据:应具有的选取标准(1)年龄范围:25-80岁;(2)患者表现为低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3)检查结果显示存在黄疸,白蛋白出现下降,肝功能出现明显的异常;(4)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即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肝泰乐(由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H32023789)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10%葡萄糖联合维生素C3g静脉滴注,肌苷0.4g,每日一次。转氨酶持续增高且在4倍以上的患者需接受甘利欣30mL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治疗,即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配方为:龙胆草15g、栀子10g、黄岑10g、车前子10g、泽泻10g、柴胡10g、通草10g、当归和生地各10g。水煎服,每日一次。两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即4个星期的治疗。

1.4 判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提到的关于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标准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具体为:(1)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肝脾肿大回缩,没有压痛,检查发现肝功能数据一切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逐步消失,肝功能数据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中,白蛋白有所提高;(3)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显效者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仅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之后会出现免疫反应或者肝脏遭到严重损害,如今的治疗方案多数是延长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时间,起到抑制或者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的作用[2]。本文中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无效例数也比较少,优势显著。

现代中医研究思路分析:(1)注重中医症候规律和辨证规范化研究: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在治疗前,我们需要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症候进行分析研究。在其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医思维方式的病毒性肝病辨证模式。(2)深入治疗学的研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过程比较漫长,治疗期间需要做到治疗和休养的结合,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调节好自身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3)危急重肝病临床治疗方案的研究: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使用前列腺素E1来治疗重症肝炎患者,在结合中医治疗方案的同时,配合西药治疗。所以,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找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是中医的重要研究课题。(4)加强辨证论治解决疾病各环节具体问题的研究:现代医学常常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重点放在抗病毒上,然而这一治疗过程比较漫长,用药比较严格,还容易出现副作用。所以,加强疾病各环节的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点。(5)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结合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治愈率,多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3, 4]。

参考文献:

[1] 苏式兵,胡义扬,赵立平,等.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思路[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2): 252-255.

[2] 郑翔,马宁宁.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展[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4): 77-79.

[3] 孔祥廉,林慧,盖丽丽,等. 中医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3): 615-617.

肝病医疗方案篇3

【摘要】我国已有乙型肝炎患者近3000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1.2亿,而且每年仍在递增。对全国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中的重大举措,而设计更科学、更理想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方案也势在必行。本文笔者通过文献综述法,就乙型肝炎患者的前沿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炎治疗;治疗对策;乙型治疗

据有关资料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也就是外面通常所说的“慢性肝炎”,还包括慢乙肝和慢丙肝二者重叠(混合)型;近来还发现慢乙肝、慢丙肝和慢丁肝三者混合感染型。至于其他特殊的慢性肝炎,为数甚少,本文这里是指就主要常见的乙型肝炎。由于乙型肝炎多无症状,不易发觉,又由于一年四季都在通过不洁饮食和注射等途径广泛传播,或通过性生活传给配偶,被染后极难自愈;更由于不少人呈“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所以,千百万乙型肝炎日日夜夜都在不知不觉中大量传播,染上以后又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成肝硬化乃至肝癌。尤其慢丙肝,可以短期内转变为肝癌,更显危险。

1 乙型肝炎的兵力机制分析

当前,有关单位推算我国目前有3000万以上的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已经对国人健康已构成很大威胁。半个多世纪以来,医学对乙型肝炎的检查手段、治疗药物及疗效标准,一直徘徊不前。80年代,才将乙肝病毒的分子结构搞清,接着研究出了检查肝炎病毒及其在血中的免疫标志物的新方法。90年代初,才认识到血里、肝里游离的病毒颗粒是慢肝转变成肝硬化和肝癌的直接原因。如能通过治疗清除这些随血漂流的病毒颗粒及其免疫标志物,就能制止乙型肝炎发展和癌变。但是,如何治疗呢?三四十年来,一直沿用维生素、肌昔、益肝灵等这些所谓“保肝药”。这些药品,充其量只能改善病人症状,恢复转氨酶正常值,丝毫无损干肝炎病毒及其免疫标志物这个罪魁祸首。纵然长期用药,慢肝依然在向肝硬化方面发展,照样癌变。

2 治疗乙型肝炎的前沿方法综述

2.1 运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法:

所谓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重组干扰素(干扰灵)、胸腺因子、转移因子、单磷酸阿糖腺昔、强力宁、肝细胞生长素、免疫核糖核酸、乙肝疫苗、卡介苗等。免疫调节剂的应用,百家百法,但疗效大同小异。有人先用一小段时间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接着用干扰灵3个月;为防停药反跳而渐减药量。也有人单用干扰灵肌注,每周3次,从每次20微克“逐步升级”,逐步加量,有效率达50%-60%。最近,有人用单磷酸阿糖腺昔或胸腺肤注射液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肝,有效率60%-70%。不少人用强力宁40-10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1次共3个月,有效率35%一50肠。不少医院曾用猪菩多糖联合乙肝疫苗。这一方案治疗慢肝,至今仍有人称有效率达70%以上。我们曾用免疫核糖核酸每日5毫克肌注,联合乙肝疫苗30微克每周肌注1次,均用3个月。对照组用一般保肝药,各治30例。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0%及1.6%,差异非常显著。最近,我们又试用综合疗法治慢肝,效果满意。总之,各家应用免疫调节剂治疗慢肝,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均有硕果。但是,尚未见一种尽善尽美的好方案。因为药价都较昂贵,疗程均嫌长,疗效偏低,表面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的转变难尽人意,加上复发率普遍偏高等,故以上多种方案均急需完善与改进。

2.2 中药治疗法:

祖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不少学者应用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如冬虫夏草、猪菩多糖、构祀多糖、香菇多糖、丹参等,治疗慢肝,取得了肯定疗效。还有人将上述中药联合乙肝疫苗试用于慢肝治疗,将疗效提高到70%以上。这类中药目前正在研究中,据说已有可喜进展。判断任何一个方案疗效如何,均须在治疗前、治疗毕和半年后,各检查一次肝功、肝炎病毒颗粒及其在血中的免疫标志物及机体免疫功能,最好同时各作1次肝穿刺肝活检,以对比观察疗效。一个好方案,必须以上述客观检查指标为依据,而且可以重复出相同效果;还应当追踪观察远期疗效,至少要随访半年至1年。今天好了,明天复旧,自然算不得有效;好了一半,也不能说“痊愈”。拿慢乙肝病毒的免疫标志物(俗称“乙肝两对半”)化验来说吧,若仅以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算作“治愈”,而不顾表面抗原、抗体和核心抗体的转化情况,显然是报喜不报忧,自欺欺人。如果连“乙肝两对半”都未查,就单以症状改善和肝功复常当作“显效”、“痊愈”标准,更是无知可笑、愚弄病人。再如,前两年报道猪荃多糖联合乙肝疫苗说是治疗慢性肝炎好方案,人心为此大振。近来反复临床实践,却很少能重复出同样效果,甚至无效。这提醒人们,判断疗效的标准要有严格科学性。

2.3 高科技细胞治疗乙肝法:

261医院肝病中心开展了高科技细胞治疗乙肝技术,开创了乙肝治疗的全新途径,通过体外培养患者自体细胞达到杀灭乙肝病毒目的。我国慢性乙肝病人有近3000万,其中大部分患者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耐药性和免疫受损,而细胞治疗技术所针对的正是这2种难题。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口服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免疫激活、细胞治疗等3种方法,其中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最普遍使用的方法。这些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控制病情发展,还不能彻底杀灭和清除病毒,停药会出现反弹;长期用药会导致乙肝病毒的变异,产生耐药,使后续治疗更加困难。干扰素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达到清除病毒的作用,但是,如果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功能很差、数量少,所谓免疫功能也无法被激活,医学上称为“免疫耐受”。倍增殖,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杀灭血液中及肝细胞内的病毒。由于在杀灭乙肝病毒、血清转换时间方面周期短,在阻断病程向肝硬化、肝癌发展方面效果明显,该技术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具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3 结语

总之,近十余年来抗病毒、免疫学疗法及基因治疗都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乙肝治疗的分子生物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宜靶基因位点的筛选,用来投递治疗基因的高靶向性、高效率、高承载量、低副作用的载体构建以及对转人基因表达调控与监测等临床前研究方面。随着人类基因组数据发表以来,对人类基因研究的数据发表的速度越来越快了。基因治疗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医学结合的紧密产物,其快速发展已为人们昭示了分子医学的美好前景。目前以抗HIV和抗HBV为先导的抗病毒病的新药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临床前的药理研究阶段。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解决了靶向性载体和安全性等瓶颈问题后,其作为联合治疗甚至是单独治疗的新药问世必将为控制病毒性疾病做出极大的贡献。我们期望在不久的将来治疗慢性肝炎出现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卢开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57例[J]. 现代中医药,2009(02)

[2] 我国体细胞技术开创乙肝治疗新途径[J].生物学通报,2009(10)

[3] 刘亮,薛永萍.乙肝治疗的分子生物技术研究现状[J].知识经济,2009(08)

肝病医疗方案篇4

[关键词] 乙型肝炎;腹水;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16-0001-03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scites

WU Fang YANG Wenju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the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scites. Methods A total of 124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hepatic asci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mivudine al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Dangfei Ligan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4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The efficacy, ascites alleviation, improvement of main liver function indic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9%(57/6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6%(45/6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patitis B;Ascite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Quality of life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肝脏传染病,随着近年来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乙肝的发生率有所提高。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而言,由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如果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就会进一步加剧肝脏的损害[1,2]。肝硬化、肝腹水是肝脏疾病中晚期的临床表现,肝细胞出现再生结节和弥漫性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是乙型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4],临床主要采用抗纤维化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但疗效一般。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此类疾病的治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当飞利肝宁属于中药制剂,在多种肝损害治疗上均有较好的应用[5,6],本文就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当飞利肝宁用于乙型肝炎腹水患者的疗效进行了研究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乙型肝炎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包括男33例,女29例,年龄(45.7±9.2)岁,病程(6.5±2.4)年;对照组包括男34例,女28例,年龄(46.2±9.5)岁,病程(6.3±2.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学术会议制定的乙型肝炎诊断标准[7];(2)患者有腹胀表现,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或鼓音,合并或未合并尿少、腹壁静脉曲张者;(3)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及低蛋白血症者;(4)B超检查提示腹内游离积液者;(5)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肝癌、肝性脑病或肝肾综合征者;(2)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3)严重消化道合并症、出血或电解质紊乱者;(4)依从性差,不能坚持完成治疗或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481)治疗,给予患者0.1 g/(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飞利肝宁(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0085)治疗,给予患者1.0 g/次口服,3次/d。两组患者根据肝功能情况给予利尿、保肝等治疗措施,保持治疗方案一致。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腹水消退情况、肝功能主要指标改善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疗效评价参照文献[8]制定。显效:B超检查腹水消失,腹部叩诊无浊音,肝脾不同程度回缩,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B超检查腹水明显减少,水肿等症状改善,肝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或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腹水消退情况主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腹围及体重。肝功能指标统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生存质量评价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9]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8个维度,分值越高则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9%(5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45/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量、腹围、体重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量、腹围、体重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比较

生存质量 SF-36评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及一般健康状况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肝脏传染病,我国发病率较高,早期患者多无明显表现,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当发生肝硬化、肝腹水时说明疾病已进入中晚期阶段,患者会表现出腹胀、腹壁静脉曲张、少尿等症状[10]。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针对肝硬化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拉米夫定属于我国抗乙肝病毒的重要药物,具有抑制HBV复制的作用,通过降低病毒载量来减少HBV的复制[11]。从本次研究情况来看,单用拉米夫定的总有效率达到72.6%,说明该方案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疗效有限。

中医学认为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于湿热疫毒所致,湿热困脾以致于脾虚生化无源,不能滋养肾精,久热伤阴,导致肝阴损伤,气虚则血行无力,以致肝积。因此在治则上当以清热化湿为主。当飞利肝宁属于中药制剂,是从当药和水飞蓟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利胆化湿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2,13],当药具有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水飞蓟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同样能够抑制细胞纤维化进程[16]。从本次研究情况来看,在拉米夫定治疗基础上加用当飞利肝宁有效提高了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而从症状改善情况来看,观察组尿量及体重改善程度@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单用拉米夫定虽然能够有效抑制肝脏纤维化以及起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但对于腹水症状的改善仍有不足,而当飞利肝宁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能够加速改善腹水症状[17]。从肝功能改善情况来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能够在抑制疾病引起的肝损伤的同时,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18]。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被临床重视[19]。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尤其是已发生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往往在长期疾病影响下出现生存质量下降、丧失治疗信心等表现[19]。在治疗方案的选取上,不应只考虑患者的症状改善,应将生存质量改善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标准[20]。从本次研究情况来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这说明造成此类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实现症状控制后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能够较好地改善症状,但并不会进一步对患者的精神健康和情感职能造成影响,考虑可能是由于疾病对患者心理和情绪状态的影响限于某个程度,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起到减轻症状的目的,但联合用药对于生理症状的改善明显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腹水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更好地控制症状,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欣欣,韩永年,陆志檬,等. 乙型肝炎病毒多聚酶变异与拉米夫定治疗反应[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15-18.

[2] 曾小飞.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00-201.

[3] 程春旭.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29-30.

[4] van Nunen AB,Janssen HL,Wolters LM,et al. Is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lamivudine and interferon-alpha superior to monotherapy with either drug?[J]. Antiviral Res,2011,62(2):139-146.

[5] 周旭彬. 阿德福韦酯、苦参素治疗干扰素无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199-200.

[6] Qiao L,Yacoub A,Studer E,et al.Inhibition of the MAPK and PI3K pathways enhances UDCA-induced apoptosis in primary rodent hepatocytes[J]. Hepatology,2012,45(4):779-784.

[7]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草案)(2003.重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0(24):968-970.

[9] 姚正钢. 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α_1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12,36(7):512-514.

[10] 江厚敏,兰建春,汪述川.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3,34(10):1830-1831.

[11] Paumgartner,Beuers G.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in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J]. Clin Liver Dis,2014,18(1):67-75.

[12] 付小义,林海华,张绍敏. 普通干扰素与阿德福韦酯不同联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比较研究[J]. 中国药业,2013,22(23):84-85.

[13] 畈,王小利,刘倩,等. 难治性腹水的中医治法要素琐谈[J]. 环球中医药,2012,5(5):356-359.

[14] 卢世耀. 肝主疏泄理论进行辨证治疗肝硬化腹水84 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83-84.

[15] 黄景慧,白宇鹏.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24-25.

[16] 张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4):87-88.

[17] 任玉莲.鳖甲软坚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83-285.

[18] 谢函君.恩替卡韦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5):307-309.

[19] 梁文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34例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503-3504.

[20] 南克.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治疗[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6):257-258.

肝病医疗方案篇5

通信作者:杨震,男,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4196527@qqcom,(029)87482380/13891851119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桃红化浊汤治疗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6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服中药“桃红化浊汤”,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肝功能(ALT、AST、GGT、TBIL、ALB)、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CIV)、上腹部彩色B超等检查。 结果:2组治疗后在症状改善、ALT、AST、GGT、HA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桃红化浊汤;治疗应用;肝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44-02

笔者采用自拟桃红化浊汤治疗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病例均为本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18~67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 a;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2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34例,代偿期肝硬化13例。对照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7~66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8 a;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1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16例,代偿期肝硬化7例。6例剔除或脱落病例,其中治疗组5例(违背研究方案),对照组1例(因疗效不佳,疗程不够,自愿退出)。脱失率为49%。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体重和肝功能指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的标准[1]制定。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者。

湿热内蕴型诊断标准:主症:a皮肤黄染,黄色鲜明;b恶心或呕吐;c口干苦或口臭;d苔黄腻。次症:a脘闷,纳呆,腹胀;b小便黄赤;c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d胁肋灼痛,脉弦滑或滑数。凡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脉象基本符合可定为本证。

14 排除标准 ①慢性重型肝炎或有重型肝炎倾向者;②肝硬化失代偿者;③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肾、内分泌、血液、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患者;④酒精性、药物性、遗传性、免疫性及其它病毒性肝脏疾病;⑤妊娠、哺乳期妇女。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显效:①血清病毒标志物转阴或同治疗前,肝功正常,肝纤维化指标检查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各项指标稳定半年以上。②自觉症状消失或体征积分较治疗前下降≥60%;有效:①血清病毒标志物同治疗前,肝功、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30~50%,并持续3个月以上。②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30~59%;无效:疗程结束后,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肝功、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桃红化浊汤药物组成:藿香、佩兰、香藿、茵陈、白茅根、板蓝根、金钱草、青皮、郁金、苡仁、茯苓、炙鳖甲、鸡内金、红花、桃仁,每次150 mL,每日2次,饭前空腹口服。观察周期:3个月为1个疗程。

17 观察与检测方法 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定,并同时查患者肝功能(ALT、AST、GGT、TBIL、ALB)、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IV-C)、上腹部彩色B超(脾厚值)检查。

安全性观察:一般检查项目,即血、尿常规化验,血压、心电图,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观察治疗后新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及过敏反应等。

18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分析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比较 见表2。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的比较 见表3。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门静脉宽度、脾厚值的比较 见表4。

25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5。

3 讨论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分解失衡,从而在肝内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是多种慢性肝病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5]。中医学无“肝纤维化”这一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胁痛”“积聚”“黄疸”等病范畴。吴福宁等[6]认为慢乙肝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组织炎症活动中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病情进展严重程度方面呈现以下特征: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在湿热中阻证时肝细胞炎症损伤加剧,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表现为中度的比例则较肝郁脾虚型明显增高,此时如能及时对症治疗并控制病情发展,则可逐渐稳定。故湿热中阻阶段最为关键。以往肝纤维化的治疗多以扶正、化瘀立法治疗,对于慢性肝炎阶段及肝硬化早期湿热偏重情况下并无有效治疗方法,桃红化浊汤为杨震主任医师治疗湿热内蕴型肝病的经验方。主要是借用温病学家治湿热的理论,用以指导治疗湿热伤肝的病证。其病因为“太阴内伤,湿饮内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其病机为“热得湿而愈炽,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湿热缠绵,如油入面,胶结难分,治疗较难。丹溪曰:“湿热相火,为病甚多,人罕有知其秘者。”亦即此意。杨老师认为肝炎肝纤维化中的湿热相火,不宜采用苦寒泄火法,而采用利湿不伤阴,清热不助湿之芳香化浊,辛开苦降,所以自拟桃红化浊汤:藿香、佩兰叶、香薷芳化醒脾;茵陈、白茅根、板蓝根清热利湿;金钱草清利肝胆,青皮、郁金理气疏肝;薏苡仁、茯苓健脾化湿;炙鳖甲、鸡内金软坚通络,桃仁、红花疏通肝络、清血分湿热,同时引经入血分 。

本研究结果表明,桃红化浊汤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症状,降低肝功能ALT、AST、TBIL、GGT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同时降低脾厚值。表明桃红化浊汤对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或逆转肝纤维患者肝纤维化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5):39~40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5):316~320

[4]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王宝恩肝纤维化的诊断与严重程度评估[J].中华肝病杂志,1998,6(4):193

肝病医疗方案篇6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吗丁啉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哺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1]。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造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9月~2012年9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病期≤1年,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及未经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0岁;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2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诊断标准[3]:①1年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胃脘胀痛、早饱、嗳气、呃逆、泛酸、食欲差等症状,且持续出现>4周。②经各项生化、内镜、等理化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③近4周内未服用过影响胃肠功能的药物。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口服吗丁啉10mg,3次/日,餐前30分钟服用,以2周1个疗程,其他对症支持治疗。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柴胡舒肝散加味。药物组成:柴胡12g,白芍12g,枳壳10g,陈皮10g,香附10g,川芎10g,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0g,鸡内金10g(炒),莱菔子15g,甘草6g,水煎服,1天服2次,同时口服吗丁啉10mg,3次/日,餐前30分钟服用,以2周1疗程,不再服用与主症相关的其他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标准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相关疗效评定标准[4]。治疗前后将主要症状(上腹部疼痛、食后腹胀、早饱、嗳气、呃逆、泛酸、食欲差等)按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表达,按积分法算出相应得有效率,以评价疗效。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阐明,涉及多个因素,一般认为,可能与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应激因素,痛阈下降及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胃肠动力紊乱被认为在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有资料报道,FD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有关[5]。关于FD的治疗,促胃肠动力药一直被作为首选药物,但众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单纯的胃肠动力药并未取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FD的治疗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痛”“脘痞”范畴,病变在胃,涉及肝脾两脏,肝郁脾湿,胃失通降为其病机。肝司疏泄,肝气郁而不升、横逆犯胃,则见脘胀连肋、嗳气频频,肝胆郁久化热、火盛迫胃则见呕吐、返酸,脾主运化,脾气虚弱,清气下陷则见下利清谷、上腹胀满疼痛、嗳气、返酸、食欲不振等症状。故治疗重在疏肝解郁,辅以健脾和胃。故治疗采用疏肝解郁之首方柴胡舒肝散加味,该方药物平淡,配伍精细,方中用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香附理气疏肝,助柴胡以解肝郁,川芎行气开郁、和胃止痛,陈皮、枳壳理气行滞,芍药敛阴和胃止痛,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鸡内金、莱菔子消食化滞,甘草兼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功。

通过临床观察表明,西医促胃动力药配合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0,252(5):722-725.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42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方案(草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0(4):559.

4张声生,汪红兵,李乾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治方案(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4):194.

肝病医疗方案篇7

[关键词] 临床决策;思维模式;规范化培训;多方案择优;原发性肝癌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6(b)-0173-0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从事临床实践技能训练为主[1-2],一方面是为了“练脑”的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为了“练手”的临床诊疗技术的训练。临床培训教师往往注重住院医师临床诊疗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说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有待改进[3-5]。由于医学专家的临床决策智慧具有黑箱模型的特点[6-7],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难点之一。笔者以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诊疗过程为例,分析了临床诊疗过程中临床决策思维模式(CDTM),并据此设计了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内容。

1 临床诊疗单元的划分

既往,常把临床诊疗过程简单地理解为“观察-诊断-治疗”过程,或是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8],对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划分缺乏解剖性的认识。笔者将临床诊疗过程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决策与执行”诊疗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临床决策环节和执行环节(图1),即临床诊疗过程是一个“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反复循环过程。

2 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表达

一般临床决策原理[9]是一个多重因素交叉混杂的包含了临床决策树[10]内涵的临床决策流程。笔者针对临床诊疗单元的决策环节,提炼出CDTM中临床决策规则的共性并做数学化表达[5]。一般CDTM是针对一个特定临床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其决策规则(R,rules)的内容包括三要素:决策条件(C,condition)、行动方案(A,action)和决策指数。决策规则所含各个要素之间的决策逻辑关系可以用式1表示,在不同决策环节CDTM的含义彼此不同。

3 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特点

3.1 临床检查计划的思维模式

肝癌临床检查计划的目的是为肝癌初诊患者选择一套检查项目,原则是根据初诊患者病情及诊治需求特点,选择符合患者个体的检验或检查项目,其CDTM属于优选匹配模式。见式2。

临床决策思维内容:①检查项目:可供选择的临床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项目细分略)、影像学检查(超声、超声造影、CT扫描、核磁共振、胸部X-ray、全身PET-CT、ECT骨扫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心肺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病理检查(穿刺病理活检、肿瘤分子类型检测)、肝脏功能储备(吲哚青绿排泄试验、肝脏体积测定)等。②决策条件:检查项目选择需要考虑患者一般情况、病情轻重缓急程度、肿瘤大小及分类分型特点、肝病基础状况、未来治疗预案、医疗经济条件等。③优选指数:对检查项目的推荐分为必选、可选及不建议三类。④决策规则:依据肝癌诊疗规范与指南[11-13]及结合临床经验而定,不同病情的患者临床检查计划不同,体现出个体化诊疗原则。

3.2 病情量化评估的思维模式

肝癌病情量化评估的目的是准确评估肝癌病变的特点、患病肝脏器官功能及全身健康状况等,为治疗方法或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原则是根据患者病情数据,分别针对各个评价项目做出全面系统的评估,其CDTM属于多项评估模式。见式3。

临床决策思维内容:①评估项目:包括肝癌的定性诊断(病理诊断、临床诊断)、肿瘤分期、肝功能评价(肝功能分级、肝脏体积)以及全身健康状况评价(一般健康状况评分、麻醉ASA评分)等[11-13]。②决策条件:病情量化评估数据取自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前述检查计划实施后获得的多项化验及检查结果。③评价指数:各类评估项目均有各自的表达方法,例如肿瘤分期采用TNM分期、肝功能采用Child-pugh分级、全身状况采用健康状况评分等。④决策规则:肝癌病情量化评估方法或方案都是比较公认的方法,可见于肝癌临床诊疗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及临床路径[14-15]。

3.3 治疗方法选择的思维模式

肝癌治疗方法选择的目的是从多项治疗方案中选出最适于患者的治疗方法或方案,原则是根据每例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意愿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或方案,其CDTM属于多方案择优模式。见式4。

临床决策思维内容:①治疗方法或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肝移植、经导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支持对症治疗以及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消融和局部消融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等。②决策条件:决定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包括三类,一是全身健康状况,采用一般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二是肝功能储备,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方法;三是肿瘤分期特征。前两者是独立的决策条件,后者是复合性的决策条件,包括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目、肿瘤大小。③推荐级别:根据循证医学所制订的推荐级别,分为A级、B级、C级、D级和I级[16]。对于一例肝癌患者,可以有多种可选方案,最后还要结合患者的治疗意愿、经济条件等再做决定。④决策规则:治疗方案选择的主要决策依据可见肝癌诊疗规范和指南,体现出了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的特点[17]。

4 临床教学内容设计

肝病医疗方案篇8

【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以后改善临床治疗脂肪肝的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44名脂肪肝患者作为样本,针对不同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综合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44例脂肪肝患者临床治愈36例,治愈率达81.81%。结论: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引发脂肪肝的因素是不同的,临床症状也有明显差别。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脂肪肝;临床分析;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18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75-02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已经成为了继病毒性肝炎之后的第二大肝类疾病,这是一种遗传、生活习惯以及代谢等很多方面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肝细胞发生脂肪性的病变。综合来看,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成肝硬化或者其他肝部病变。任何影响肝脏内的脂肪合成、分解以及运输等脂肪代谢过程的因素都会引起脂肪肝,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脂肪在肝部的过量堆积。当肝部的脂肪堆积量超过肝部可以承受的正常范围将会引起脂肪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1年9月间,我医院共收治脂肪肝患者44例,其中平均年龄为56.9岁,其中男患者为29名,占65.91%,女患者为15名,占34.09%。

1.2 临床特点:

1.2.1 西医临床症状:临床上脂肪肝一般有两种,即慢性脂肪肝和急性脂肪肝。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其明显特征是发病缓慢,具有很长的潜伏期,并且病程持续时间很长,早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发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以及肝脏区的轻微疼痛,疼痛表现为上腹部或者剑突下部有轻微疼痛感。体检时会呈现出肝部开始有增大迹象、质地柔软、有轻微的压痛现象出现。另外,还有的患者会有腹胀,上腹部出现腹胀感和压迫感。

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会比较明显,一般表现出极度疲劳、恶心、呕吐,并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黄疸,同时会伴有胆红素的增多和维生素缺乏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和肾衰竭等症状,甚至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甚至会在短时间内死亡。患者的B超显示,肝脏的包膜显示不清楚、肝脏的总体积呈现出均匀性增大;肝脏的实质回声增强,也会伴随有明显的回声衰减,深部的肝脏组织回声减弱;肝脏内部的管道结构也会出现异常,比如肝脏管道结构显示不清楚,肝脏血管的管径明显变细,管壁的回声模糊甚至消失,肝脏内部较细的分支血管难以显示。总之,不同的患者呈现出的临床症状不一样。不同病因诱发的脂肪肝会随着原发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2.2 中医临床症状:肝气郁结、肝胆湿热、肝阴不足;口干舌燥、舌红少苔、小便黄赤。

1.3 诊断:根据患者的体重、饮酒历史、饮食习惯、原发症、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在诊断和确诊时要注意把肝硬化与脂肪肝的区别开来。

1.4 治疗方法:

1.4.1 西医治疗方法:临床上对于脂肪肝的治疗没有特异性极强的药物,主要的治疗原则是针对诱发脂肪肝的因素,对症下药,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异、量体裁衣,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酒精性的脂肪肝患者应该以戒酒为主,同时辅以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服用B族维生素、C、K类维生素等;单纯的高血脂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与营养,采用饮食疗法。注意饮食切忌过分精细,应该以粗粮杂粮为主,多使用水果、蔬菜、菌类和藻类等,保证摄入足够的纤维素,但并不提倡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单纯高血脂患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控制糖类和脂类物质的摄入,但是还要保证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的摄入,以保证代谢废物正常从体内排除,达到调节血脂和降低血糖的作用;肥胖型的脂肪肝患者应该采用调节营养搭配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以及脂类物质的摄入,适当的提高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以控制体重,同时要加以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针灸等治疗方法;糖尿病、病毒性肝炎、胆囊炎或者胆石症患者应该首先治疗原发病,同时可以服用复方蛋氨胆碱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等降脂类的药物。

1.4.2 中医治疗方法:败酱草等治疗痰湿和湿热。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观察方法与结果

2.1 观察方法:

2.1.1 西医观察方法:对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通过B超检查、胸透和X摄片等进行检查。

2.1.2 中医症候观察:由专门医护人员负责舌苔以及脉象的调查,汇总得出结果。

2.2 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

2.3 结果:经过治疗,脂肪肝患者康复效果较好。本次抽样的44例患者,痊愈率达到81.81%。

3 讨论

脂肪肝的病因和诱因是极其复杂的,多数是由于综合性因素导致的,主要是由于肝细胞的甘油三酯增多,或者是由于感染、中毒等各种原因引起,本质是肝脏对于多种外界有害因子的非特异性反应。我国脂肪肝患者以肥胖、病毒性肝炎以及高血脂等原因引起,其他类型的脂肪肝相对较为少见。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极为关键的,尤其是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因以及不同的临床症状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这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脂肪肝都要争取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都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脂肪肝的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肝内部的脂肪代谢障碍,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系,是可以进行改正的。调节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脂肪肝的形成是极其重要的。公众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和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对于医务人员来讲,注意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保健意识,对预防或减少脂肪肝的发病率、改善预后是非常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 石绍洪,王永霞等.脂肪肝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0, (30)

[2] 戴凤霞.186例脂肪肝临床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0,(03)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后辅导范文 下一篇:化学工业与工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