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经济风险分析

时间:2022-09-25 12:04:08

我国化工行业的国际经济风险分析

摘要: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受国际经济衰退和国际政策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分析我国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风险,是梳理化解风险的途径,变挑战为机遇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化工行业;国际经济;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近些年,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受国际经济衰退和政策环境复杂多变的影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分析我国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风险,是梳理化解风险的途径,变挑战为机遇的前提条件。

一、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风险

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也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2014年发达经济体运行分化加剧,世界经济的复苏路程依然艰难曲折。欧洲债务危机、欧元区经济长期委靡不振、全球贸易流通减速、高失业率成为长期困扰发达经济体的复苏的痼疾;加之,发达经济体对外需求急剧下降,新兴经济体的内需不足,国际资本对全球经济信心乏力。国际经济形势的低迷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消费低迷都直接导致国际经济体对我国化工产品需求的不足,这是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增速放缓的直接诱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3年全球贸易量增速连续放缓,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国际贸易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截止2014年1-10月,世界贸易量同比增长率平均为3.2%,不仅大大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约7%的平均水平,较1980年以来5.7%的年均增速也低了很多。外需乏力,内需也不振,世界各大经济体也极力致力于扩大出口,以削减全球经济不振的冲击。

二、国际金融动荡的风险

国际金融动荡也间接导致了化工行业成本的上升。全球经济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经济的整体发展,其对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秩序的干扰也甚为深远,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之后,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十分震荡。这直接导致了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明显而频繁。2014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能源、非能源价格比上年分别下跌7.2%和4.6%,均连续三年下跌。在已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这无疑会引起化工行业的成本的大幅波动。

三、国际消费乏力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

国际投资和消费的乏力、国际贸易流通的减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力抬头,也间接影响着我国化工行业的正常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化工行业产业战略转移减少,一方面体现了国际投资的减少,贸易全球化向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转变,另一方面,起到更为显著影响作用的是各种贸易壁垒。

以欧盟的REACH法规最为严重。REACH法规(Registration , Evaluation , 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制度),在国际贸易中,欧盟要求对进入欧洲市场的化学品必须满足预防性管理的法规要求。在REACH的要求中,在欧盟市场上的所有化学品(年产量或进口数量超过1吨)必须经过强制注册,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10吨的化学品还应提交相关的化学安全报告。

(一)高昂的注册和检测费用

依据权威部门测算,如果按照REACH的要求,企业对单一化学品仅做基本检测,将会耗费高达8.5万欧元。不仅如此,对每种新物质的检测费高达57万。假如企业出口产品中有化学物质的数据缺失,检验其物质成分的检测费用则更加高昂。庞大的注册和检测费用无疑给化工品生产企业增加了巨额的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

(二)持续的变更风险

REACH法规每年都在改变。自2008年10月28日欧盟首次高度关注物质清单(SVHC清单)以来,此清单已累计更新12次,受限物质已达161种。而欧盟数据更是显示,2014年我国出口欧盟的消费品因不符合REACH法规被通报的高达301起,比上年增长91.7%。而国内大多数化工企业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认证层面,以为注册成功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实际上,注册之后的后续审查、规则改变等更是化工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这部以环境、人类的健康安全为口号,将安全评估责任成功转嫁于出口国家化工企业的法规无疑对我国化工行业形成了直接的出口壁垒和知识壁垒。

四、国际资源品价格上涨的成本风险

与化工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就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2014年,由于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世界原油供应量大幅上升,但是原油需求反而下降,导致供求关系迅速失衡。同时,美元持续升值,风险偏好持续下降,使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2014年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为96.2美元/桶,较2013年下降9.2%。2015年年初,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下降至43.55美元/桶,达到2007年以来的历史最低位。

但是总体看,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仍处于高位。这是2012年国际发达经济体多次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的结果。因为,充裕的货币流动性会推动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未来随着全球经济面转好,国际原油价格将进一步攀升,这无疑使我国化工行业的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五、结论

综合来看,我国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经济风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国际经济下行的压力,这仍将是未来长期影响我国化工经济复苏的决定性因素。从风险的积累和消解看,国际金融动荡和国际资源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性风险整体可控,但其对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打击性也不容小觑。从微观层面的风险应对来看,国际消费乏力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带来的风险对化工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规避风险的可操作性也更强,然而风险的化解需要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对此,化工企业在化工项目的建设投产中应充分予以重视,建立健全防御风险机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增强企业的综合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2015年展望》,2015,2,27.

上一篇: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从金融改革看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