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后内环境及凝血功能变化的监测

时间:2022-09-25 12:02: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后内环境及凝血功能变化的监测

摘要: 目的:监测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换血内环境凝血功能变化。方法:均采用外周动静脉 同步换血术;均在换血前后从外周同一静脉抽血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p H值、血糖、血清电解质K+、Na+、Cl-、Ca2+、Mg2+离子;凝血 因子APTT、PT、FIB。结果:换血前后比较Hb、血糖、电解质Ca2+、Mg2+离子 、 凝血因子APTT、PT、FIB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内环境;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2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867-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已成为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 换血疗法可快速、有效地清除血中游 离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换血治疗可引起机体血液内环境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为了提高对内环境及凝血功能变化的认识,笔者对56例高胆新生儿换血前后血红蛋白(Hb) 、酸碱度(pH)、电解质(K+,Na+,Cl-,Ca2+,Mg2+)、血糖以及反 映凝血功能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 小板数(PLT)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入住我院儿科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病因 :ABO溶血33例, RH溶血3例,G-6PD缺陷12例,病因不明8例;均符合以下情况之一:① 血清胆红素水平达到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干预推荐方案的换血标准[1] ;②出现核黄疸征象者;以上病例均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直接胆红素≤34μmol/L;换血日龄为12h至8d,其日龄平均为6.6d,黄疸出现时间最早为生后8h。

1.2 方法

①换血术:均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溶血病血源均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A B型血浆,其余采用与患儿同型的CPD血。换血量为150~180ml/kg,平均为165ml/ kg ,平均换血速度为95ml•kg-1•h-1。②实验方法:均在换血前后从外周同一动静 脉抽血作各项检 查,血细胞测定用美国雅培CD-1800血球仪,生化测定用日本岛津8000全自动生化仪,凝血 测定用德国BE-4血凝仪,所有项目均采用原装配套试剂,2h内检测完毕。③统计方法: 应 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 验。

2 结果

患儿换血后Hb下降明显,与换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2+、 Mg2+则明显下降, 换血前后差异显著(P

3 讨论

本组实验显示换血对血液的酸碱度无明显影响,这可能与保养液偏弱碱性具有很好的缓冲功 能有关。但Hb下降明显,考虑其原因: ①血源来自成人,其Hb明显低于新生儿的;②换血量 大,血液被稀释。故主张换血最后多输入10~15ml/kg全血,以防出现继发性贫血。换 血后血糖明显升高,较换血前差异有显著性,考虑可能与保养液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及机体 应激状态下产生对胰岛素拮抗的作用有关, 血糖监测发现多在12~24h内恢复正常,所以在 换血期间及换血后12h内应避免输入高渗糖,并注意监测血糖。

患儿换血后血K+、Na+、Cl-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钙、镁明显降低,有统计 学意义。一般认为枸橼酸盐结合离子钙,故换血易造成低钙血症,本组8例抽搐与此有关。有 学者主张[2]每换血100ml予以10%葡萄糖酸钙1~2ml静脉推注以预防低钙抽搐,同 时不能忽视低镁血症。

APTT和PT分别是检测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查试验。APTT延长多见于因子Ⅷ、Ⅸ、Ⅺ 、Ⅻ降低及血中抗凝物质增多;PT延长则多见于Ⅰ、Ⅱ、Ⅴ、Ⅶ、Ⅹ等因子降低及血中抗凝 物质增多。本组患儿行换血术后APTT、PT明显延长, FIB含量增高,而PLT数量则明显 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因考虑:①血源全部采用库存(一般3d或3d以上)同型成人全血 ,PLT与大部的凝血因子很快破坏掉, 而FIB含量与成人相同,远比患儿高且没有被破坏。② 换血量大,是患儿总血量的两倍左右且保养液比例高,致患儿血液被稀释,使PLT和凝血 因子浓度降低。③患儿血中含大量枸橼酸抗凝剂, 而抗凝剂比例对凝血功能检测有影响 [3]。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凝血功能本身便较差,这是因为高胆红素对肝细胞的毒性 作用,使 凝血因子及FIB不能迅速增加,同时由于患儿不能正常哺食,影响细菌在肠道定植, 其自身 合成维生素K少,使得维生素K依赖因子II、Ⅶ、Ⅸ、Ⅹ生成减少所致。患儿换血后凝血功能 进 一步减低,易出现渗血、出血现象,因而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要注意预防维生素K的 缺乏,必要时在换血术同时输入一定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以补充凝血因子。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 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5-186.

[2] 赵宁,陈克正. 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J].新生儿科杂志,2000 ,15(1):23-25.

[3] 陈俊.抗凝比例对凝血检测项目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J]. 江西医 学检验,2003,21(1):59.

(收稿日期: 2009-06-28)

上一篇:环扎法包皮环切术207例体会 下一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