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快乐历史课堂

时间:2022-09-25 11:55:36

构建快乐历史课堂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人们感觉到“快乐课堂”的观念越来越重要,那么,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会学”的目的呢?下面是我对历史教学的初步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构建快乐历史课堂的前提

1.1活跃课堂气氛

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课枯燥乏味、生硬呆板、气氛沉闷是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教学改革必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如:在“祖国境内远古人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古人与现代人的区别,老师可按其特征在黑板上画出他的侧面像,刚画出学生就会笑,为什么呢?因为它像大猩猩。这样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1.2和谐师生关系

历史课时少,教师任教班级多,教师与学生平时在交流时间、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珍惜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交流与发展。例如:有学生上课打瞌睡,老师用了一个绿色的批评:“我知道你为什么想睡觉了,因为要和古人交谈,只能在梦里了。”老师机智地处理,达到尊重教育学生的目的。可以说,教师的一丝微笑、轻松的点头、处理偶发事件的技巧等都能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而且还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1.3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中的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如果在叙述一个概念、事件、人物时,通过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既容易掌握,又能加深印象。如:有位老师在讲韩愈的做官经历时,由于古代官吏制度枯燥又不易理解,于是他换用了一种说法:“七品是芝麻官,九品呢,只能是菜籽官了,四品呢,大概是蚕豆了。”学生笑了,教师马上转入话题:“从菜籽官到蚕豆官,韩愈的提干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学生又笑了……教师以生动的故事,饶有兴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了乐而忘返的胜境。

2.构建快乐历史课堂的方法

2.1谐音法

利用谐音编写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词语,起到简化、提练、深化内容的作用。这是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让学生很容易记住“三国”的名称,在讲课时可以倒读成“吴所谓”(吴、蜀、魏)。又如,在提到一些反面人物时,可以用谐音来嘲笑一下,魏忠贤――“未”忠贤等。这样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乐中记,记中乐”的效果。运用谐音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

2.2有意曲解法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意大利的两面性,在分析意大利参战的原因时,可因势利导:“意大利,意‘大利’观望在哪方对他有利可图就参加哪一方作战。”这样学生在回味的同时加深了对意大利的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它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这一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既讲清了内容,又启发了思维。

2.3联系现实法

“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是历史课程教改的必由之路。如:讲“秦汉文化”这一课介绍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医生时,可先向学生提问:“如果这两个医生开专家门诊的话,人们有哪种病法,找哪个医生呢?”学生对老师用“专家门诊”一词很感兴趣,一下子缩短了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这既能让学生了解了两位名医的特色,又在讲课形式上出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立刻纷纷议论,积极举手发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秦汉经济”时,为让学生感性地了解秦汉社会经济,可引导学生将它与现代社会绿相比较,启发学生:“你们肯定不愿意到那个朝代去生活,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根本无法比,但是,即使这样那时有没有我们羡慕的东西呢?有!如他们的食品都是有两面性的,由此想到了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效应,引起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发了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历史,培养其历史思维。

2.4借题发挥法

教师在教学时就某一问题暂停,其本意借此题而发挥出彼意。如在讲“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突出蔡伦的作用,可以这样说:“蔡伦造出高质量纸后向当朝皇帝献纸,汉和帝很高兴,下令全国采用此技术造纸,还封蔡伦为文亭候,他的纸被人们称为‘蔡伦纸’,如有同学感兴趣,可以去注册这个商标,然后卖给厂家定会有经济效益的。”这就让学生体会到蔡伦的伟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构建快乐历史课堂的方法还有许多,举不胜举。但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要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水平相一致;还应把握分寸,把握最佳时机。总之,构建快乐历史课堂的方法要适人、适时、适度。■

上一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难句”六法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