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新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收获与体会

时间:2022-09-25 08:39:16

浅谈物理新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收获与体会

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而作为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还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并能完成利于在课堂演示的实验。在物理新课程中,本人认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学生实验,让他们感受实验的乐趣,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改革;探究性实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77-02

在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师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难点,如何实施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本人根据实际教学过程所总结的几点体会谈谈自己不成熟的观点。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考察我们当前的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们也在自己动手,也在忙于收集数据,解释并求证结果,但是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这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替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是指: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物理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最好的效果,同时还要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学生实验,让他们感受实验的乐趣,从而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要在内容上把握主干,形式上注重质量

很多教师用“高效益”的方式将实验的结果得出的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反复通过习题训练理解掌握规律,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老师对于学生的实验探究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指导。虽然探究学习方式开始会比较耗时,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完全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少花时间用于反复巩固而补回。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三、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形式

探究性实验教学应该说可以形式多样化,教室、实验室、野外、家里都应是探究性实验的场所,人数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甚至几十个,不仅局限于正规实验器材,还可以是自己制作的简易器材。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是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1.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接受物理知识,为理解提供直观材料。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在课堂的演示实验中应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装置,要让学生人人有自己的猜想、观点、看法,并努力形成各自的实验设计,然后在教师的提示下操作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改进后的新的实验教学环境,应该说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有更多的实验热情和探究欲望。所以笔者一直认为,即使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可以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操作,或由一个学生为大家演示。

2.学生分组实验。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就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及处理办法清清楚楚地讲一遍,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应当说几乎每一个学生实验本身都蕴含着探究的成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增加实验的未知性,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

四、实施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

在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探究性活动中,学生确实可以获得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但正像一位同学所说:“这样的实验需要自己去猜想、去探究。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和设计是否正确,这种方法既促使我们动脑,又锻炼了勇于猜想、大胆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可学校没有这么好的实验器材,也没有这么好的实验环境啊。”另一位同学说:“我也想自主探究,自己得到实验的方法,得出有用的知识,可我的知识不够,实验的能力不行……”

首先,物理教师本身的主观因素。部分教师不愿意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认为做实验花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还有部分教师不愿意钻研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法,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化,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

当然,实验设施严重不足或不配套是影响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客观因素。大多数农村中学物理实验仪器、实验设备极度缺乏,少数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在这样的条件下,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说根本无法开展或很少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对新教材、新教法还不是很适应,对探究性实验的形式、方法还没有明确的方向。但随着新课改的全面铺开,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比学生更早的体会新课改的精神,更好的用科学探究性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应该明确探究性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只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平时多注意加强必要的学习和研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有选择性地进行探究性实验,把握好“管”与“放”的尺度。相信物理学科的探究性实验必将成为中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一篇: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学法养成初探 下一篇:激发兴趣 优化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