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风格地域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设计准则

时间:2022-09-25 08:08:40

浅析建筑风格地域性的影响因素及其设计准则

【摘要】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不仅代表了一宗文化,也是当地政治、气候、人文历史的综合体现,先秦至19世纪中期,中国建筑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风格体系,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外来文化、生活元素的流通,中国建筑渐渐与世界相融合,取长补短。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之大同小异,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下,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我国建筑设计也有很大的冲击, “欧陆风格”、 “北美风格”建筑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也略显杂乱无章。如何将外来文化融入自身并合理创造出能彰显出时代气息、适合本地建设的建筑,也是全世界建筑师都会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风格;地域性建筑;建筑文化;人文因素;文化交流

从19世纪中期国门被打开,一直自成一体的中国建筑受到国外建筑风格的影响,一些添加自由元素的西方建筑逐渐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很多领域文化艺术也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可以融合,如果没有一定的章法就会适得其反,不过纵观近几年来的建筑风格,由于建筑自身的地域性,比如说南方多雨,气候湿润,建筑多是小桥流水,花园庭院,园林式风格。而北方则是以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可见地域性建筑并不会全然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建筑的创造不仅要打造创意新颖,更重要的是结合当地气候山水等自然风情进行合理设计。

一、建筑的地域性特点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指的是存在于建筑自身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经济形态、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结构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是建筑文化与当地人文素养自然风情的融合。具有地域性的建筑不仅是当地文化的代表,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与继承。建筑是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史,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地域性建筑的特点都比较明显,比如要与当地地貌、气候特征、人们生活习惯相适应;适当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建筑;结合当地自然风情人文素养打造经济型建筑群,提高经济型;等等都是区域性建筑的特点以及优势。

二、影响建筑风格形成地域性的因素

1、当地地形环境因素

据记载,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籍是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该书所述,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应与当地环境气候相结合,建造出能适应自然环境气候的建筑,才能使之长存。人类在自然中寻求一个栖居地也是建筑艺术创造的根本。用诲德格尔的格言讲,建筑的确是将大地作为栖居风景奉献给了人类,同时又在人们之间营造了睦邻相居的亲近感。人类的生存本质是与自然的相处,换句话说也是建筑与自然的相融,建筑的地域性改造基于建筑与自然的适应协调性。影响区域性建筑风格存在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当地的自然资源等,就好比南方多山地区为木屋结构,北方平原为砖砌结构。气候也是影响建筑的一种重要因素,我国西北气候严寒,东南湿热多雨,复杂的天气及起伏的地形促成了全国气候的多样化。为了适应当地的典型气候,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了典型的地方建筑,云南水乡的吊脚楼只有在小桥流水中才能散发出古巷的韵味。塞北的城墙在南方就会显得过于呆板。就是这种不同的地貌风光,才使得我国建筑形象如此的丰富多彩。

2、人文素养、地域文化的差异

总的来说,地域自然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只存在于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物质层面上,主要影响着人们单纯的物质生活方面;而一个地区所形成的文化底蕴则与建筑的社会属息相关,文化背景是社会发展速度的代表,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建筑风格以及人们的生活品味,是居住者满足其心理追求的产物。就整个人类发展是来看,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们的生存能力比较弱,建筑还没有成型,只是停留在为人类遮风挡雨躲避危险的层面,更多层面上建筑还属于自然而不是社会。在区域型建筑中,自然因素从主导地位到现在几乎不会被人类过多考虑的地位,主要是受到人类文明的洗刷才导致的。社会的形成是从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开始的,在形成社会的时候,建筑也逐渐脱离自然,融入社会。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遮风避雨,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人文因素在建筑的发展中逐渐起着主导作用。相比于比较稳定的历史因素,人文因素则较为活跃,时常变换;人文因素包含了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等。这些对建筑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人类活动是人文因素中的关键。人们聚集的方式、时间、以及关系、信仰是当地建筑风格的关键成因。再加上当地当时的政治因素融合,就形成了区域性的具有典型风格的建筑文化。

3、当地经济以及技术因素

建筑作为一种劳动成果,也是技术的一种存在方式。建筑是融合人类长期生产经验与自然科学原理的固定专项操作步骤,是一种方法技能。随着时间的发展,建筑技术随着实施工具,操作步骤、方法,以及科学知识的进步得到发展。建筑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它的不断提高,也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就工程形态来说,建筑不仅是技术的体现,也是艺术的展现。建筑的含义已经超越了物质水平,而是一种艺术欣赏,一种文化寄托。建筑不仅仅是融合了当地的人文素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也常足于经济的发展。建筑的本质是技术与艺术的平衡,但艺术的含量又建立在经济基础以及经济素养上,然而两者的平衡还在于各方贡献的力量,一个成功的技术本来是一种的艺术的体现,建筑艺术也需要一项成熟的技术打造。确切的说技术要长久发展来提高建筑的效果性,营造成功的建筑,达到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目的。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项成功的建筑技术还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长也。任何艺术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建筑艺术更是经济的产儿,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出许多建筑艺术品。

三、地域性建筑风格的设计准则

通过上述对不同建筑风格区域性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设计准则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优先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条件以及优势原料,合理利用当地的条件进行匹配的建筑设计。合理的将建筑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尽可能滋生其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其次,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或历史资料,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色资源优势,融合于建筑中,创造潜在的经济价值,提升建筑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满足;最后,要重视技术的革新,将技术与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文化以及经济因素相融合,加入传统特色,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寻求建筑的创作灵感。

所有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以及社会影响作用于建筑上形成的区域性风貌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自然气候的影响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社会因素、政治、问题都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的。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变化也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另外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改变其建筑最直接的因素,其变化也是最彻底的。在研究地域性建筑中。总之各种因素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建筑风格的变化与革新。

参考文献

[1].张彤.整体地区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邹德侬.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2002(5):5.

[3].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 下一篇: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