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解析

时间:2022-09-25 06:31:31

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解析

摘要:本文探讨了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过程控制措施、施工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成品保护。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柱的施工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其工艺流程为: 测量放线定位―――钢筋制安―――预埋件安装―――合模―――支撑体系―――混凝土浇筑―――拆模及养护―――成品保护。

二、过程控制措施

为保证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 必须从支撑和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和修补等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并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踏步式、跟踪式监控。

1 支撑体系

清水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支撑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支撑体系应与模板体系设计相配套,对于框架柱施工,宜采用整体组装式钢制定型模板并直接利用其可调支撑, 如采用竹(木)胶板模板,可用方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对于梁板结构一般采用竹(木)胶板模板、方木龙骨,支撑体系常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脚手架。

(2)加强支撑体系的整体性,特别是针对框架柱、梁结构彼此相对独立的特点, 通过横向水平支撑加强其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混凝土施工期间还要随时检查各个框架柱、梁结构彼此相对位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严格控制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侧模的拆除控制强度一般为2.5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底模的拆除强度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要求。特别强调的是框架结构在设计后浇带处的支撑问题, 由于该处的后浇带混凝土一直要等到主体完工后才能施工合龙, 在此期间该部位两侧的梁板支撑体系坚决不能提前拆除。

2 模板体系控制措施

清水混凝土施工用的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 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不允许有变形,以保证结构物的几何尺寸均匀、断面的一致,防止浆体流失。对模板的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表面要平整光洁,强度高、耐腐蚀,并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对模板的接缝和固定模板的螺栓等,则要求接缝严密,不允许漏浆。

(1)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拼装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

(2)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的膨胀造成模板局部变形,基础内部设Φ8 对拉钢筋拉紧主龙骨,钢筋端部做成螺口,用80mm×80mm×10mm铁片紧固及微调。

(3)根据构件的规格和形状,合理选用不同的模板材料,配制若干定型模板,以便周转施工所需。对圆形构件可选择钢模板,对E形、T 形等截面形式复杂的构件可采用进口芬兰板或涂塑九夹板。钢模板内表面均应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

(4)模板制作时应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高差、宽度应≤1,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5)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楼板模板安装自检合格后,将拼缝用腻子嵌平,并用胶带纸粘贴封口,以防止漏浆和浆液污染板面。

(6)刷脱模剂:将板面上杂物吹干净后,涂刷无色水性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

3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 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h~8h。对于有泵送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为120mm±10mm。

4 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1)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 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 后进行第二次振捣。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cm~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5 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措施

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 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清水混凝土结构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清水混凝土如养护不当,表面极容易因失水而出现微裂缝,影响外观质量和耐久性,因此,对的混凝土表面, 应及时采用粘性薄膜或喷涂型养护膜覆盖进行保湿养护。

三、施工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是由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是在结合国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标准基础上,结合工程具体实际制定的。

(1)梁、柱、楼板的交接线顺直规矩,线角清晰,交接线无夹杂物。

(2)混凝土表面光亮洁净、无油迹、无锈斑、色泽均匀,距构件5m远肉眼看不到明显色差。

(3)无明显外观缺陷:无跑模或涨模,无孔洞、露筋、蜂窝、夹渣、疏松,无麻面、掉皮、起砂、烂根、错台及夹杂物,阴阳角和模板缝无漏浆,混凝土无剔凿、磨、抹或涂刷修补处理痕迹。有外观缺陷面层数量不得超过总面层的10%。混凝土表面无明显裂缝,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mm或长度大于100mm的裂缝。

四、成品保护

(1)建立强制性的成品保护制度,严格工序交接,从职责分工上明确责任主体。加强宣传和树立成品保护的意识,提高工人对成品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

(2)采取相关的防碰撞成品保护措施,比如在框架柱的四角和门口1.5m 以下镶贴木板条来防止施工中后续工作对角的碰撞;在楼梯踏步的阳角附加钢筋或在踏步面上铺设保护木板等。

(3)成品保护在装修施工阶段尤为重要,要在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影响和污染,减少返工损失。

五、结语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推广应用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标志之一, 通过框架结构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1)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强调了建筑主体施工质量,杜绝了“重装修、轻主体”靠装修来掩盖弥补主体施工质量缺陷问题,从而确保了建筑工程质量,真正做到内实外美。

(2)对施工企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推进了建筑行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3)要科学而理智地认识清水混凝土工艺,应该在与设计、监理等有关方沟通一致的基础上, 在工程总体策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的范围、部位、质量标准和工艺流程。不能单纯、盲目、片面地追求主体结构的清水效果,却在装修阶段仍然进行抹灰工序施工, 不仅没有体现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应用价值,反而增加了成本、延长了工期,特别是由于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反而影响了抹灰的粘结力,结果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孙呈轩.某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1,(9):187-188.

[2]郑利新.清水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安徽建筑,2008(1).

[3]何正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和应用[J].重庆:重庆建筑,2009(2).

上一篇:改进供应商管理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预结算审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