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书与墨迹

时间:2022-09-25 04:31:46

香港某电视台访问我,要我谈一谈与莫言的交往。 上: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出版的《司令的女人》

下:《透明的红萝卜》台湾版

我表示,我与莫言论交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

1987年某天,柏杨、张香华伉俪来香港,在一次叙晤中,忽发奇想,他表示,大陆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他有意策划一套《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要我协助组稿。

当时台湾的《勘乱时期临时条例》仍未废止,不要说当代大陆的作家,就如新文学作家如鲁迅、巴金等人的作品也被禁止之列,出版固然有“通匪之嫌”,携带这些出版物进境也会触犯条例,前者有坐牢之虞;后者也会受警告甚至留案底,从此被特务跟踪、监视。

当时柏杨老先生拍拍胸膛,表示所有后果由他一力承担,他是坐过九年黑狱的人,表现出一副无畏无惧、义无反顾的气概,令我肃然起敬。 1998年11月,作者(右)与奠言摄于香港维景酒店。

结果,我开出大陆12位新进作家的名单,包括莫言、王安忆、陈建功、张承志、韩少功、舒婷、郑万隆等等,每本连作者小传合共20万字,柏杨一锤定音。其间,我请在内地的陈建功兄协助组稿。

当时两岸还不能通邮。内地的稿件先寄到我处,我阅后再转寄给柏杨,历经近一年时间。结果这套由柏杨主编的《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在1989年由台湾林白出版社出版。《中国大陆作家文学大系・总序》―文中’特别提到“感谢香港彦火先生,赐助一臂之力,搜集稿件。”这是包括莫言在内的12位当代大陆作家作品,第一次集体登陆宝岛。

莫言台湾版的书,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除了《透明的红萝卜》,还收有《白狗秋千架》《金发婴儿》《草鞋窨子》《红高粱》《枯河》。可以说,台湾读者远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便可以读到莫言的作品。台湾直到两年后即1991年才取消《勘乱时期临时条例》。

相对其他同龄作家如王安忆、余华等,莫言对香港读者而言是较陌生的。

莫言只有两部作品在香港出版,一部是《莫言》,一部是《司令的女人》。

《莫言》于2000年出版。世纪之交前夕,我与旅居美国作家、学者刘再复兄商量出版一套文库,以为纪念。获得刘再复兄的支持和鼓励,我成立了一个包括海内外的知名学者、作家组成的顾问团,并征询了他们的意见,选辑20位当代华人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莫言和高行健都在入选之列。出版时’高行健还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这本书收入《2000年文库――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作品包括《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屠户的女儿》《灵药》《枯河》《粮食》《人与兽》《指铐》等,还附录了研究莫言的美籍华裔陈颖教授的导读及年表。全书10万字,主要读者对象是本港青少年,销路一般。

莫言的第二本在香港出版的书是《司令的女人》,收入《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

文学书是香港票房“毒药”。我在策划《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时,获得新加坡作家原甸认同,并得到青年书局老板陈孟哲先生的大力支持。

这套书从筹划到出版凡三年。我先成立一个由25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主要是海内外知名大学的文学教授)组成的编委会,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马悦然、哈佛大学的王德威教授、著名美籍汉学家葛浩文教授(Howard Goldblatt)、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等等,以投票方式选出50位海内外杰出华人作家。莫言是获票数较多的一位。

入选的《司令的女人》是莫言中短篇的新作及近作,凡20万字,收入作品除《司令的女人》外,还包括《藏宝图》《红耳朵》《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怀抱鲜花的女人》《爆炸》。

书出版后,相对其他入选作家作品,销路是较少之列,只销了300多本。10月初,发行商一直想把它处理掉。我半认真半开玩笑说,先搁置一段日子,说不定莫言会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届时将一纸风行。我并告诉他,我之前出版2000年文库中的《高行健》(短篇小说),只销了200多本,结果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销了2万多本。想不到一语中签!

我在上世纪80年代认识莫言,但交往不算太深,莫言要说的话都在他的作品里说了’现实中的莫言讲话不多,倒是烟不离手。他在我编的《明报月刊》发表了七八篇文章,主要是他2000年在北美三家大学的演讲稿。

前年香港城市大学举办了一次我个人收藏的“现代文人书画手札特展”,我才发现没有莫言的墨迹,刚巧去年仲夏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荣胜兄来香港,我托他捎讯给莫言,请他写一张字给我,结果他很快写了一张四英尺乘一英尺的横披给我。内容是:“星星之花原上开,引得蜂蝶连袂来;莫道会馆地面小,高朋满座皆贤才。”莫言大抵知道我兼任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所以最后两句话是若有所指的。(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三产增值税改革不宜久拖 下一篇:“软着陆”的中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