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脑脓肿48例分析

时间:2022-09-25 02:24:26

CT诊断脑脓肿48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ct表现,提高对脑脓肿的CT影像学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48例脑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脓肿壁厚度、脑室情况等直接、间接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脑脓肿皮髓交界区59.43%,单发79.06%,83.24%囊壁厚薄均匀光整。17.48%可见囊壁外厚内薄口袋状结构。22.55%伴有蛛网膜炎。结论:脑脓肿多分布于皮髓交界区。囊壁规则、口袋状结构和蛛网膜下腔内播散为常见表现。

关键词 脑脓肿CT增强蛛网膜炎

资料与方法

1992~2011年收治脑脓肿患者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2~69岁,病史3天~3个月,主要症状:头痛28例,恶心、呕吐18例,发热16例,渐进性偏瘫12例,渐进性昏迷12例,抽搐4例,言语不清7例,盗汗1例,48例中16例有外伤史,中耳炎9例,鼻窦炎3例,18例不明原因为隐源性。CT机为GE全身CT机、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描8~10层,层厚和层距均5~10mm,其中38例行增强扫描,造影剂优维显、碘帕醇,70~80ml静脉团注。

结果

病灶数目71个,单发38例(79.17%),多发10例(20.83%),额、颞、顶、枕及三角区、小脑均有发病,颞、顶叶41个(57.46%)。皮髓交界区42个(59.15%)。皮质区19个(26.76%),脑深部10个(14.08%),病灶大小5~70mm,40mm以上病灶25个,20~40mm病灶35个,20mm以下11个,脓肿壁厚3~15mm,厚薄均匀,规则光整,无壁结节。部分病灶[14个(19.72%)]囊壁外厚内薄,略呈口袋状,灶周水肿多数为重度指状水肿。11例(22.92%)伴有侧脑室壁室管膜线状强化,为脑脓肿蛛网膜下腔内播散即蛛网膜炎。

讨论

化脓性脑脓肿是指化脓菌侵入脑实质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破坏,形成内含脓液,周围被纤维组织包膜包围的空洞。临床有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及白细胞增高及神经精神症状。典型临床表现应具有发热、头痛及神经系统定位征三联征,本组仅有13例(27.08%),与文献报道28%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本组48%的患者体温始终正常(58.33%),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阳性29%。因此临床应高度警惕不典型脑脓肿。

CT表现:脑炎早期(1~3天):病变呈低密度,邻近水肿明显,脑炎晚期(4~9天):病变的密度比脑炎早期略高,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结节样或环形强化,有的邻近有脑回样强化。脓肿壁形成早期(10~13天):平扫显示中央由坏死组织和脓液组成呈略高密度,其外为纤维包膜层,呈等密度,包膜为反应性水肿,呈低密度,占位效应决定于病变范围,增强显示包膜呈环形强化,壁厚1~3mm,脓肿形成晚期(14天以上):中央脓液及坏死组织液化,纤维包膜增厚,周围水肿减轻,平扫显示中央密度低,略高于脑脊液,包膜完整,密度略高,周围水肿减轻,呈低密度,环形强化,壁更加完整光滑,壁厚增加达3~6mm。最厚可达15mm,邻近脑膜强化,化脓性脑脓肿我为单发,也可多发,脓腔大小不等,多位于皮髓交界区。耳源性多位于颞叶、桥小脑角区,鼻源性多位于额叶,文献报导病因以耳源性为多,本文以外伤为多,且多为闭合性损伤,此点与文献不同。

鉴别诊断:病变环形强化可见于脑脓肿、脑肿瘤、霉菌病和慢性血肿等,脓肿环形增强壁薄而均匀,环内外壁均较光整且有张力,可有外厚内薄的口袋状结构。胶质瘤、转移瘤、其他囊变肿瘤壁多厚薄不均匀,边缘不光滑或出现壁结节,无张力或张力较小。脑转移瘤者发病年龄较大,多可见找到原发病灶,脑内病变常多发,往往呈小瘤大水肿,很少伴有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内播散。慢性脑内血肿与慢性脓肿相似,呈低或等密度周围基本无水肿,随病程延长而消退,临床表现不同,有近期出血病史,随诊复查,不难鉴别。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57—161.

2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35—140.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26—1128.

4赵福军,王茜,秦庆雨.脑转移瘤的CT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11:55—56.

5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39.

上一篇: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中药熏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